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嘴替”到底在替什么?

张萍 央视网评
2024-09-06


“互联网嘴替”这个词儿从何兴起各有说法,但是无须争议,这个词如今在互联网上已经无人不知。其含义不难理解:当一个人在网络上看到另一个人说出自己心里没有说或不能说的时,便可称对方为“互联网嘴替”。

为何自己不说,需要别人当“嘴替”?


因为互联网舆论环境中“人人都有麦克风”,并不意味着人人知道怎么说。相反,众声喧哗之中那些拥有“麦克风使用指南”的人,总是说得更响亮些、更打动人些。貌似平等的说话权利,反而愈发明显地暴露了每个人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上的能力差。这个能力差,由个人认知和表达的水平决定,更由“麦克风”的“技术参数”决定:自媒体对流量规律的熟练掌控,使得这部分账号手中的“麦克风”成为了声量惊人的“金话筒”。


一言以蔽之,网络发言是门技术活。看上去人人可说,却不是人人能说到点子上,也不是谁说的都有人听。


那么网友到底有什么话非说不可?“互联网嘴替”替的到底是什么?表达观点、宣泄情绪、强调立场、反映不公,只要说得符合网友心中所想,最好是酣畅淋漓,就能获得掌声。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不管是公共话题还是私人感情,有不平之处,就有“互联网嘴替”发挥空间。


种种意难平中,也有重点领域。譬如职场话题就是“互联网嘴替”的主要题材之一。短剧《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主角“王妈”的走红,就是因其扮演了一个最强“打工人嘴替”的范本。剧中,“王妈”面对雇主种种不合理要求,拒绝当“大冤种”,用各种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行为一一反击,因此让观众大大过了一把瘾。


是的,过瘾。“互联网嘴替”最终的价值绝大部分都指向了情绪价值。一项调查显示,62.2%的受访青年认为“互联网嘴替”迎合了部分人追求“爽”的心态,提供了情感宣泄出口。没有勇气就地暴走、怒怼老板,就在短剧里任想象驰骋;没有能力将对社会热点议题的看法提炼传播出去,就对名人大V的“真性情输出”疯狂点赞;没有人能理解自己日常生活一地鸡毛的糟心体会,就只能隔着屏幕寻找能与自己共情共鸣的声音。


这一系列的“只能”里,有不少无奈。如果能通过现实的沟通交流,让老板把员工的心里话听进去,改变职场境遇,谁还用得着在网上过干瘾。也有部分,属于社会观点和群体情感的正常流动,从身边向网络延伸后被放大凸显了。所以“互联网嘴替”提供的情绪价值,并非创造需求,而是应需而生,有其正向作用。


可是,“互联网嘴替”,替了不白替。自媒体江湖中,“打工人嘴替”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赛道,靠着吐槽职场养活月入百万的大有人在。“嘴替”不仅会成为生意,还会一边替你骂老板一边自己当坏老板,尽显分裂伪善。“王妈”旗下公司,被员工曝光待遇差,网友称其“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背刺”了“打工人”。你这边刚刚“一键三连”,他那厢转眼“塌房”隐身——蓦然发现“互联网嘴替”价值情绪立场上的同仇敌忾,不过是为了来钱来得更快时,这种幻灭感一瞬间便能让此前的爽感,荡然无存。


“互联网嘴替”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众生,对找到同类、找到与自己同频共振声音的深层渴望。在群居动物中间,这种需求真实而正当。需要警惕的是利用这种渴望乃至操控这种渴望的生意。表达能由人替,唯独这层内心的清醒,别人替不了。


骄傲转发!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首次举起中国国旗


比环境污染更严重的是干部作风污染

网红酸奶品牌“翻车”,踩风口不能踩红线




 监制李绍飞

    编辑吴明泽      

审校瑞雪  

来源潮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央视网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