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里是封面新闻:8.09秒写出千字新闻稿,在报纸上开专栏,两个记者都“不是人”

2017-12-27 年度策划 传媒大观察


观媒按

2017,融合仍是中国传媒业的最强音。在这个主旋律之下,不同的媒体交出了完全不同的精彩答卷。在迈向融媒发展的这条高速公路上,国家队、地方纸媒、广电媒体,既在飞速疾驰,又令人眼花缭乱。


更重要的是,在融合的这个主旋律变奏曲中,他们似乎唱出了属于各自的最美和声。观媒(传媒大观察)以忠实记录中国传媒发展进程为己任,推出年度特别策划“融媒样本2017”。在这些样本的访谈中,我们以此来回望与铭记即将逝去的2017。


“融媒样本2017”由凡闻科技独家冠名并邀您关注。


“融媒样本”专栏第三期,观媒(传媒大观察)带你走进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解码华西都市报与封面新闻的融合故事。


11月16日的封面传媒两周年大会上,李鹏为一名特殊的员工挂上了编号为Tcover0240的员工牌。这名封面新闻第240号种子员工叫“小封”,是一名机器人。


今年9月30日14时14分,广元市青川县发生5.4级地震,封面传媒瞬间推送了一篇题为《四川广元市青川县发生5.4级地震》的1200字的新闻报道。这篇新闻的作者就是机器人小封,写稿耗时仅仅为8.09秒,还配有6张图片。


为小封授牌的李鹏,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他正带领着小封和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们,大力走在华西-封面的融合之路上。

写稿速度8.09秒的小封

与会写诗的软妹子小冰

小封是封面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写稿机器人,经过一年的内部开发和测评,封面新闻App上线一周年之际,“小封”正式上岗。


封面传媒数据研究部副总监黄传能介绍,小封现在每天可以写十几篇稿件,内容覆盖体育、天气、财经等多个领域,小封还可以撰写打折资讯,帮助记者提取稿件摘要等。


除了写稿,小封还有相亲交友、志愿填报等功能,以志愿填报为例,当考生输入高考分数和兴趣爱好后,小封就可以为他们自动匹配理想高校。


除了小封,封面传媒还有一位知名员工叫小冰。


小冰是封面传媒今年7月从微软引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不仅能与用户聊天还会写诗。

今年8月19日出版的《华西都市报》,在副刊刊发了小冰的三首现代诗,这可能是报纸首次刊发由机器人创作的诗歌。


小冰不仅在报纸上发表作品,还开设了专栏“小冰的诗”,独家发布诗歌作品。“小冰的诗”在开栏语中幽默地介绍道,她不仅是一个可以聊天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还是一个会写诗的温柔浪漫软妹子。


封面传媒成立两年多来,在各类公开场合,人工智能和智媒体是李鹏提得最多的两个词。“未来可以有所作为的是人工智能,我们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李鹏说,以前传统媒体的技术人员主要负责电脑维修,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对传媒业的渗透,技术成为困扰媒体转型的障碍,“技术驱动把传统媒体逼到了死角。”

技术人员的薪酬高于编辑记者


2015年10月28日,封面传媒成立的发布仪式当天,便发出招聘启事,技术总监、产品总监月薪两万起步。封面传媒还向川报集团申请了特殊政策,技术、运营等关键岗位的负责人通过猎头物色。事实上,封面传媒的产品总监、设计总监、数据研究部总监等专业技术人才,也都是通过猎头从互联网公司挖来的。


当然,也有慕名前来的追梦者。两年前看到封面发出的招聘启事时,余欣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余欣曾在微软中国成都分公司工作,加盟封面传媒前在成都某互联网教育公司任技术总监,现在的他,是封面传媒首席信息安全官。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李鹏


从人员上来看,封面传媒有170人,其中技术团队有80人,技术人员比采编人员的薪酬要高,“没有这个价别人就不来,即使来了也会离开。”李鹏说。


两年前在技术上的追求和投入,渐渐有了起色。今年10月底,由封面传媒自主研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媒体融合支撑平台“封巢智媒体系统”1.0正式上线,明年1月2.0版也将启动,届时传播监测、采编考核都可以在系统里实现。


封面传媒现在已经实现技术的对外输出,技术服务带来了“非报产业”营收。从2017年开始,川报观察将客户端的技术开发和迭代交给封面来做,通过内部核算,川报观察每年向封面支付不菲的费用。前不久,封面技术团队和其他公司PK,中标了平顶山日报社的一项技术改造项目。


今年9月初,首个媒体领域智能云平台“封面云”完成升级上线,这是国内首个由传统媒体主导的技术服务开放平台,实现了面向媒体用户的技术服务输出。


技术上的进步让李鹏看到,在技术上的投入也可以变现。在他的规划里,明年技术团队要先一步实现市场化运营。


“其实我很早就想做新媒体,但那时候报纸还比较好做,从2013年开始下滑,去年利润跌破了5000万元。”传统媒体出身的李鹏对技术很看重,“我虽然不懂技术,但非常关注技术,我们一定要做技术引领,我在内部讲话中说,我要带这个头,对技术团队倾注更多的心血。”


在李鹏看来,外包的团队对媒体的理解还是隔靴搔痒,自建的技术团队更懂新闻和传播,虽然走得比较慢,但每一步都走得很实在。


搞技术也不是盲目铺摊子,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李鹏说,技术团队招80人是经过测算的,一开始其实是50人,后来又追加了30人。

从互联网情结到互联网基因

华西都市报有互联网情结,不论是一线记者还是集团高层,对BAT等互联网企业的关注度很高,和这些企业的沟通交流也很多,华西都市报的这种情结在封面传媒身上也得到了延续,今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派出了两名记者前往乌镇采访。


与高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建立在双方十多年来的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封面每次办论坛等线下活动,都会邀请BAT参加。今年12月1日,阿里巴巴36位合伙人自IPO后首次集体亮相,阿里巴巴脱贫基金正式启动,阿里把这件事的宣传报道交给了封面新闻。

“合作归合作,底线还是要坚守,真实和平衡是媒体操作的基本原则。”李鹏说,封面和阿里就是正常的业务合作关系。


“媒体转型还是很艰难的。”李鹏说,“与互联网企业相比,我们是传统媒体,是他们眼中的‘线下店’。与BAT的接触对我们的影响很大,通过采访报道和各方面的合作,学习到互联网发展知识和理念,受益的也是我们。”


“我们这种单位技术人才很难招,首先文化就有很大的不同,技术人才来了我们怎么对待,薪酬、文化和管理如何调整,既要满足新闻单位的要求,同时还要根据互联网企业的特点进行改造。”李鹏点出了传统媒体普遍的痛点。


封面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如何凝聚这批年轻人,李鹏有着自己的思考。他调侃说,封面是70后带领80后,管理着一群90后。为增强团队凝聚力,封面在团建方面有些举措。


从去年7月开始,封面新闻App开启了第一次“封面日”,之后的每月的21日,用户都可以在App上领取各种福利。“封面日”不仅是封面新闻用户的节日,现在也成为了封面团队的节日,每个月的这一天,团队总会搞些小活动,放松和减压。11月份的“封面日”,团队的团建地点就是空气工厂蹦床馆。

“121战略”


在川报集团内部,川报观察和封面新闻是一类产品,有省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打造封面传媒时,启动资金由集团拨付,2016年,封面传媒获得四川省文产专项资金1000万元,今年这个数字是2200万元。


今年华西都市报盈利接近4000万元,封面传媒算上财政补贴略有盈余。如果按一本账来算,今年华西传媒集群除了封面传媒,其它媒体都是赢利的,即使没有补贴,华西都市报-封面传媒也是盈利的。


最高峰时,华西都市报收入突破了10个亿,利润是3.2个亿,现在比黄金时期的1/10多一点。报纸虽然在盈利,但还在下滑,新媒体的收入虽然上升比较快,但占比还占比较小。


目前华西和封面是一体化发展,但还是两个队伍两本账,李鹏为此制定了“121战略”,即一支队伍、两个品牌、一体运营,未来两家还要合并财务报表。


华西都市报是川报集团的二级核算单位,没有法人主体,自创刊以来就是全员聘用,自2003年起三年一次竞聘上岗。在李鹏的规划中,改革要在公司化上迈出步伐,除了报纸的采编和发行,教育、健康、汽车、房产等报社垂直内容部门都要实现公司化运营,区域市场也要实现公司化,这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从成本上来看,报纸的成本包括采编、纸张、印刷和发行等,而新媒体的投入,员工工资和设备成本的投入更高。不同于报纸的纸张和发行,新媒体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


华西传媒集群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和活动,以前广告收入占比达到90%,现在两块差不多各占一半。办活动很累,但不办活动肯定不行。


直播是封面打出的一张新牌。封面新闻编委崔燃说,封面新闻是一个优质的版权输出方,封面直播团队包括直播和短视频,全年可生产高清直播1000场、短视频3000条。


封面直播团队都是播音主持科班出身,技术上已经实现了全高清化,从今年五月份起,团队除突发事件外,已经不再使用手机进行直播。“我们已经具备提供视频权威信息源的能力,这是非常大的跨越。”崔燃说。


现在是一个渠道的时代,强调占有和覆盖端口的能力,封面直播把视频直播和提供权威信息源的能力有效结合,可视化产品已初具规模。封面直播也拓展了商业直播,根据地域、时长等指标设立了刊例价,直播也会带来收入。


港珠澳大桥贯通期间,封面直播团队采取航拍和水下拍摄的综合技术,对大型工程进行高清直播,这是华西-封面第一次尝试对大型国家工程进行直播,也是在测试直播的极限。崔燃说,封面还直播过3D赛车、赛马等对技术有较高要求的场景。


短视频的发展和UGC程度挂钩,转载的视频越多需要投入的钱也更多,如果全部依赖第三方的拍客或版权购买,内容又不是独家的,平台的内容量要更大,就得会花更多的钱PK覆盖量。


在崔燃看来,做内容运营要知晓自己的短板,传统媒体搞UGC没有一家做成的,所以不能去盲目复制。封面直播是统一播出标准,把绝对原创作为发展重点。

给封面打七分


从去年开始,华西都市报把省内除成都以外的发行交给了邮政公司。去年9月,《华西都市报》宣布将年订阅价从180元上调到288元。李鹏说,如果华西都市报没有涨价,今年要想有几千万的盈利很难。

 

十九大报道期间,李鹏在报社值夜班,他深深地感觉到,报纸确实是个奢侈品,采访、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的生产成本太高。在李鹏看来,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录是报纸的两项功能,这也是报纸存在的意义,但作为新闻资讯传播的载体,报纸确实已经落后。

 

李鹏有个观点,报纸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不会死,有品牌的报纸会活下来,但这只是小众的,没有影响力的报纸终将死去。


但在死去之前,报纸的资源和公信力还是新媒体的背书。

 

12月1日,封面新闻成都频道上线,下设11个栏目,随后资阳、眉山等地方频道也将陆续上线。这些城市频道所依托的资源正是华西都市报在各地级市设有的记者站。李鹏的下一步规划就是成立地方分公司,把报纸记者站和客户端地方频道的资源整合起来,总部做运营,地方做下沉。“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四川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经济发达的县也有做,还有就是做垂直频道。”李鹏告诉观媒。

 

在李鹏的眼里,封面传媒有全国化战略,但首要的是先稳固住西南。“我们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久久为功。”李鹏认为,铺摊子很容易,但由谁来买单是个问题。如果一开始没有站稳脚跟就盲目扩张,走得太过仓促,就很容易翻车。

 

李鹏的设想是,未来的封面传媒将是一个新媒体集团,包括电商公司、运营公司、销售公司,内容也可以吸引国有资本。“我们走自己的道路没有对标,是在AI+媒体的道路上,用技术+内容双轮驱动,用互联网+推动改革”。

 

摆在李鹏面前的压力还是生存。“我们要自己养活自己,未来两三年是关键时期”。

 

“如果给封面打分,你会打几分?”

 

“七分吧!”

 

思考了半晌后,李鹏做出了回答。©


第一期链接:招8人引来四千人报名,移动端的人民日报成了风口 | 融媒样本2017

融媒样本2017

目录

央媒样本:人民日报新媒体

省级报业样本:浙江日报报业集团

都市报样本: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

省级报业样本: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广电媒体样本:山东广电闪电新闻

新闻网站样本:重庆华龙网集团

县域媒体样本:浙江长兴传媒集团

(2017年12月25日起刊发)


融媒样本2017

监制

薛陈子




主笔

肖玉 X 陈浩洲 X 周童 X 刘会城 




本专栏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微信群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欢迎您在文末留言,我们期待与你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