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2-04-10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4单元教案


第5单元  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10角,1=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人民币(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10角,1=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具准备

    1、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课件及人民币有关挂图。

    21角的硬币10个,用胶布粘连在一起;1分的硬币l个,用胶布粘在一起。

3.学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10十一是(   )   1个十有(   )个一

    2.一百有(    )十十    一百有(    )个一

32个十是(      5个十是(    ) http://www.xkb1.co m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课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购物的情境.引出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板书:元、角、分)

    2.教学例1

    教师: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教学挂图,请小朋友分小组讨论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

    3.教学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10

    (3)出示10l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l0角和l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10角。(板书)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3做一做l题。  2.课本第53做一做2题。

四、布置作业

       1.填空。

    (1)15角饯可以换(    )张1角钱。

    (2)11元钱可以换(   )5角钱。

    (3)11元钱可以换(   )1角钱。

    2.填空。

70分=(   )  3=(    ) 

8角=(   )  10角=(   ) 

50=(   )  20角=(    )

五、小结

课后记:

第二课时  认识人民币(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能进行简单的等价兑换,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会认这些人民币吗?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3

出示2元、5元、l0元、50元、100元人民币教学挂图,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知道这几张人民币的面值吗?两人小组互相说悄悄话,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爱护人民币。

    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l5元可以换几张1?

    (2)1l0元可以换几张l?

(3)l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50元可以换几张l0?

    (5)1100元可以换几张10?

    (6)1100元可以换几张5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4做一做

2.课本第55页第5题。

3.第56页第67题。

课后记:

 

第三课时  简单的计算(一)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5、例6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

    13元=(   )   50角=(   )

28元=(    )    70=(    )

二、新授

    1.教学例5

    出示例5挂图,提问:这是几元几角?”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l2角,接着问:1元可以换成多少个角?12角是多少角?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试回答后,教师说明:1元是10角,l2角就是l0角加2角等于12角。板书12角=12角。

    2.教学例6

    出示例6挂图

知道什么?说一说

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5+8角是几角?

(5+8=13)

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8=13=13角。

(2)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强调: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做一做

    1题学生独立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四、布置作业

课后记:

第四课时  简单的计算(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和简单的加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7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口算

18=  )角    12=  )元(  )角

13=  )角    15=  )元(  )角

二、互动新授

教学例7

出示例7主题图。

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观察,汇报。

正好的意思是两本杂志加起来的价格等于13元,既不能比13元少,也不能比13元多。

那我们该怎样从4本杂志中选出2本来呢?

讨论,交流,汇报。

组织看书中方案。

引导比较哪种更好。

一共找出几种?

5+8=13  6+7=13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安排:17课时

 

第一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数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

32    75=     9-4=   

  8-2=      5+5=      3+5=

2、摆小棒计算并叙述计算方法。

27

引导学生说出:27就是2个一加7个一,得9个一,也就是9,所以279

(二)探究新知

1、设疑导入:新课     一网

前面我们学过了十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题里出现的数都是整十数。同学们会计算整十数的加、减法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2010”

指导学生操作理解2010的计算方法。

反馈练习

62做一做1题。

让学生自己编几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题,并叙述计算方法,算出结果。

3、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例1“3020”

⑴“3020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讨论计算方法并算出结果。

反馈练习。第48页第2题。

(三)全课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课后记: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反馈练习:

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想一想:

234

反馈练习:

652    669  265 696

2、教学例1

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图示:

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如果把25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2题。

3、引导学生对252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课后记: 

 

第三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X k  B 1 . c o m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86     2015     31+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3、反馈练习。

⑴355        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⑵535        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65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课后记:

 

第四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66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和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67页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67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课后记: 

第五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67页第10题。

2、课本第68页第15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68页第12题。

2、课本第68页第16题。

四、全课小结

课后记: 

第六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

(二)能力训练点

1、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96 302  851   5020

2、口答:

⑴5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450+()

⑵6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88+()

3、摆小棒算一算。

30+(72)=      70405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是通过什么办法找出解题方法的?(摆小棒)这节课我们还是利用这种方法来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出示352。指到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还剩多少根?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引导学生总结:352,就是从35根小棒中去掉2根,要先从单根的小棒中去掉2根,剩下的再和原来整捆的小棒合起来,结果是33根。

启发学生结合操作过程归纳计算方法。

  35分成3个十和5个一。

先算523(即个位上的数先相减)。

再算30333(即再把个位上的数与整十数合起来)

反馈练习。

做一做2题。

3、出示“3520”

学生摆小棒计算3520,边摆边口述。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减整十数,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减,也就是先要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个位数,再把整十数相减,然后再加上各位上的数。

指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

35分成305

先算302010(即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先相减)

再算10515(即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学生互相叙述计算过程:先算302010,再算10515,所以352015

反馈练习:做一做,注意叙述计算方法。

4、比较两题的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例1的两题,试着说一说计算方法。

课后记: 

 

第七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退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例题小棒图、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27      204     353

2、学生完成口算练习后,师生根据第四组的口算,回顾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强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时先用个位数减个位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设疑导入:

引入:刚才同学们回顾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你们能不能按照刚才的口算方法做一做这道题呢?教师出示例题。

(板书:368=

操作探疑:

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位同学拿出两捆小棒表示3个十,再拿出6根小棒,表示6个一,在课桌上摆好。

从这些小棒中要去掉8根小棒,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呢?同学们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桌同学可以互相议一议,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在学生操作的同时,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解疑明理:

指名说说学生的操作过程,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演示。教师引导学生有序回答。

先摆两捆小棒和6根小棒。单根小棒不够8根,就得把一捆小棒打开,变成10根。

打开的10根小棒和原来的6根小棒合起来就是16根单根小棒。从16根单根小棒中减去8根,还剩8根,和剩下的一捆小棒合起来就是28根小棒,所以,368应该得28

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操作过程议一议:算式中的36应该先怎么办?再干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6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拿出1个十,也就是10个一,与个位上的6合起来,然后用16减去88,再把8和剩下的2个十加起来。

学生回答计算过程,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师生回顾学习过程,强化口算方法。

2、反馈练习。(投影出示,师生共同完成)

3、看教科书:并完成做一做2题。

(三)全课小结

小结时启发学生找出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以前学的不同之处,教师点明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板书:退位)

课后记: 

 

第八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课本第72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2、课本第72页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三、巩固新知

课本第72页第8题。

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

四、全课小结

 

 

第九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2、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谁能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本第73页第11题。

2、课本第73页第14题。

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课本第73页第13题。

说说从图上可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是什么。

思考一下,该怎样列式?

三、巩固新知

1、课本第73页第12题。

2、课本第73页第16题。

四、全课小结

课后记:

 

第十课时  小括号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

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  84    

 56   114

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出示糖果投影图:

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

  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

第一种算法:先算10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板书课题:小括号

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     10-2+3=

  引导学生计算。

10-2-3    先算10-28,再算8-35(板书结果)

10-2+3=先算2+35,再算10-55(板书结果)

(三)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

课后记:

第十一课时  小括号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小括号,巩固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还记得小括号有什么作用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二)新知

1、课本第76页第5题。

2、课本第77页第6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课本第77页第7题。

知道了什么?怎样解决?

4、课本第77页第8题。

5、课本第77页第9题。

独立完成。

6、课本第77页第10题。

(三)布置作业

课后记:Kb1.C om

 

第十二课时  连加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加来解决问题,知道连加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他们在做什么呢?

(二)新知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一共折了多少个星星呢?讨论

汇报板书6+6+6=18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加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加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5、拓展应用  课本第77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课后记:

 

 

 

第十三课时  连减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学会获得有用的数学信息,并能正确运用连减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昨天的三个小朋友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好吗?

(二)新知

出示课本主题图

1、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板书。

3、怎样求可以装满几袋呢?是不是能全部装完?

讨论交流。

汇报板书每次都减去9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新课用连减解决问题

4、这道题为什么是用连减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28-9-9-9=1

说明什么呢?

5、验证做法

我想知道这样做对吗,可以怎样验证呢?

小组讨论。9+9+9+1=28

6、拓展应用  课本第78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八第34题。

(四)课堂小结:

课后记:

 

第十四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利用有用的数学信息,正确运用连加连减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口算

课本第80页第6题。http://www.xkb1.co m

(二)新知

1、游戏:课本第79页第5题。

2、课本第80页第7题。

知道了什么?怎么解决?

3、课本第80页第8题。

够吗?像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什么?

4、课本第80页第9题。

5、课本第80页第10题。

怎样才算可以一起乘坐呢?

(三)课堂小结

课后记:

 

 

第十五课时  整理和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

独立计算,汇报。新课      一网

(三)课堂小结

课后记: 

 

 

第十六课时  整理复习(二)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整理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4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2、出示课本第83页第7题。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2题。

集体讲评。

2、练习十九第468题。

(三)课堂小结

课后记:

 

第十七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839

2、出示课本第8411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0题。

集体讲评。

2、练习十九第121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

课后记:

 

加微信号 bbtjxpt 观看下载全册音频视频

       

 

 

第七单元    找规律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本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单元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单元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
三、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找规律(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能找出图中规律。

2、能根据找出的规律往下摆。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具准备

1、主题挂图、格子条、三角形条。

2、三角形、正方形、圆柱、正方体若干个。

3、学生每人配套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学校买来红、黄两种颜色的灯笼布置学校,准备迎接“六一”儿童节。请你想想办法,看怎样排这些灯笼最漂亮。

学生可能会把灯笼红的排一排,黄的排一排。也可能会把红的黄的交错排。

教师:大家排的都很有创意,现在“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也布置好了,同学们在学校里高兴地唱歌跳舞。(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教师:这些灯笼、小旗、小花等等摆的真漂亮,它们可不是随便摆的,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摆的,你们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这些规律都找出来(板书课题:找规律)

2、教学例1。

教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找找看哪些东西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能把规律找出来吗?(小组讨论,小组长汇总答案)

请同学起来告诉全班他们小组找到的规律,随着回答。在黑板上贴出一排彩旗、一排花、一排灯笼和一排人。

教师:如果现在你是建筑师,让你接下来布置,你会怎样选择呢?

请学生逐行选择,并说出理由。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汇报成果,教师贴出不同颜色的格子条(强调连续出现2次或2次以上的才是规律,只出现一次的不能说就是规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2、完成第89页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核对。

课后记:

 

第二课时找规律(二)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图形排列的规律找出数字排列的规律。

2、能按照规律画出后面若干个图形。

教具准备

1、小正方体、三角形、圆片、小正方形若干。

2、学生配套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ΔΟΔΟΔΟΔ(ΔΟ)

★☆★☆★☆(◇◆)

二、新授

教师:复习题中第1题同学们都选对了,也说出了它的规律,如果让你们继续往下摆一组,你知道应

该摆什么吗?

学生:因为一组里是一个Δ一个Ο,所以只要再摆一个Δ一个Ο就可以了。

教学例4。

教师:现在老师这有几个碗,谁能用它来摆一列有规律的图形。

碗的个数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出示第二行图形)这行图形有什么特点?有什么规律?如果接下来摆一组应该怎么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让学生自己填上一种最满意的规律,可以让别的同学顺着规律往下面画一组。

2、第89页第2题。

课后记:

 

第三课时找规律(三)

教学目标

1、从图形、形状过渡到数字间的规律。

2、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花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Δ□ΟΔ□Ο                                  

■■□■■  

二、新授

教师在黑板上带学生摆例题3第一道题。谁能找出这道题有什么规律?你能接着往下摆一组吗?

教师:这道题的规律我们在前几堂课都有介绍过,你能不能开动脑筋想一想,这道题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规律呢?(小组进行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启发学生:我们用几个正方形摆图形,那么这个图形我们就可以用什么表示?那么这一排的图形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呢?

教师:对了,我们还可以用数字来表示规律。谁会接下来填一组数呢?(出示第二行的方块图)这行可以怎样表示呢?接下来应该这样填呢?

用数字标示图形的个数,这些数字是怎么变化的呢?

2、完成“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照书上继续往下摆一组,然后把数字填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第2个是5,第3个是9?后面应该怎么填?将几个同学的书拿上来展示,全班订正。

3、教学例4。

出示例4

没有图形的帮忙,你能找到规律吗?

教师板书出数字,那么他们之间的规律又该如何表示呢?接下去该如何填呢?(让学生填在书上,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在黑板上)

三、巩固练习。

1、第87页做一做第2题。

2、第89页第3题和第5题。

课后记:

 

第四课时  找规律(四)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

2、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完成规律,揭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情境图。新课  标  第  一网

小红遇到了这个难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

生观察,摆一摆,指名说一说。

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条怎样的手链呢?

问题是什么?

2、要帮助小红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应该要先做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摆一摆,再讨论。

这条手链中珠子的规律有哪些?最后面的珠子只有一颗黄色的,说明少了什么颜色的呢?掉了哪2颗珠子呢?

3、要知道掉的是不是这两颗,怎样检验呢?

4、完成第4题。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8页做一做。

独立完成。

2、课本第89页第4题。

哪种颜色的珠子的数量是没有变的?

3.课本第90页第9题。

四、课堂小结

课后记:

 

第五课时  练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2、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迅速。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本第90页第6题。

二、新授。

1、(完成第10题)让学生圈出合适的图形,并说出理由。第二行的图形,由学生说完理由和答案后,再由学生来判断对错。

2、完成第7题。

让学生找出规律后自己涂在书上。

3、完成第13题。X k  B 1 . c o m

先让学生照规律摆出后面两个图形,再让学生根据图形写成数字的形式。

如果只出现前2个图形,还可以有什么规律?说明要确定一个规律一定要连续出现两次或更多次。

4、完成第11题。

让学生自行填写在书上,并把规律标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算一算,找出规律,说明相邻的两个数之间并不一定差相同的数。

2.1、2、4、5、7、(  )、(    )

3.1、1、2、3、5、8、(  )、(  )

4.小鸡根据胸前的号数按规律排队,其中一只小鸡没有按规律排队,请你把它找出来。

课后记:

 

第八单元总复习

第一课时  20以内退位减法

复习目的

 1.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通过复习结合加、减法含义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分析、综合概括等能力,发展他们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1.水果式题、应用题的相关课件。

 2.20以内退位减法的减法表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算法。

 课件演示水果式题;

 提问:20以内的退位减法,你是怎样计算的?

 让生畅所欲言后,师肯定他们答案,小结出方法:

 1、想加算减:想9加2等于11,11减9等于2,8加5等于13,13减5等于8.

 2.用差1得9,差2得8的方法: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l得9.

   减数与被减数的个位数差2得8.

 3.10—2=8 8+1=9  即:11—2=9

    lO-5=5  5+3=8  即:15—3=8

师让他们选择最易于接受的方法,再演示水果式题的其它题目。

   二、复习减法表。

   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挂图.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师随意指一道式题,让生熟练回答。(可采用开火车、举红旗、爬山比赛、信鸽投信等多样形式活跃气氛)

三、复习加、减法应用题。

     让生观察图形,尝试自己编题.根据生编题情况,师再出示课本第95页第6题:

   1.蝴蝶和蜻蜒一共有24只,其中蝴蝶有8只,蜻蜒有多少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用减法算?(因为要求蜻蜒有多少只.必须从一共有24只里去掉蝴蝶的只数,所以用减法.)

   (3)列式解答。

   2.有蝴蝶8只,蜻蜒16只,蜻蜒比蝴蝶多几只?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2)想想用什么方法解答,为什么用减法算? 

   提问;这道题还可以怎样提问题?(蝴蝶比蜻蜒少几只?)

为什么也用减法计算?

3.你还能提怎样的问题呢?

根据学生编的加法应用题,分析列式解答,并强调为什么用加法来解答。

   四、课堂练习。

   1、口算题.

      退位减法表里随机抽指.

2.口算

12-8   14-6   12-3   16-9   13-6

11-9   12-4   13-9   14-8   14-5

14-7   11-8   15-6   1l-7    12-7

16-8   13-5   1l-3   18-9    13-8

   3.比大小.

15—7○12—4   16—9○13—8

课后记:

 

 

第二课时   100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熟练地数、读、写lOO以内的数,掌握IOO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通过复习,使生比较熟练地口算lOO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3.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笔算lOO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4.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数的组成、顺序、比大小的课件、计数器.

复习过程

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以及加、减法。板书课题:lOO以内数的读、写法,加减法。

二、复习数数和数的组成Xk  B 1 . c o m

  1、填空题: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3,十位上的数是5,这个数是(   ).

 (3)46里有(   )个十和(   )个一.

(4)100里有(   )位数,1在(   )位上.

  2.指名按要求数数:

  (1)从27起,一个一个数到43.

  (2)从60起,十个十个数到lOO.

(3)从48起,两个两个数到60.

  (4)从35起,五个五个数到65.

  (5)从92起,往前一个一个数到78.

  三、复习lOO以内数的读写法。

  1.看图读数、写数。(出示计数器)

   分别拨45、33、60、lOO四个数

 (1)指名读数后,写在黑板上.

 (2)这四个数里,两位数是几,三位数是几?

  2.发散练习.

 (1)45的个位是几?还有哪些两位数的个位也是5?

   板书:15、25、35、45、55、65、75、85、95。

 (2)33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3)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十)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3个一)还有哪些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一样,谁能拨出来?

   板书:ll、22、33、44,55、66、77、88、99.

 (3)60这个两位数有何特点?谁能报出个位上的数是0的两位数?

   板书;10、20、30、40、50、60、70、80、90。

 (4)还有一个数,它的个位的数也是0,这个数是多少?它是几位数?(100,三位数)

 四、复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比大小。

 1、按顺序在空格里填数。

 2.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51○47   59○71   58○85   98○92

   问:两个两位数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十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再问:如果两个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怎样比较大小?(先看十位数,如果一样大小,再看个位数,个位数大的数比较大。)

   3.课堂练习。

课本第95页1、2、3、4补充完整。

五、复习20以内加、减口算题,100以内加减口算题。

   14-5=  15-9=    16-8=    7+8=

   12-5=   6+9=    11-9=  13-4=

   25+3=   47-5=    34+20=   25+8=

   47-9=   68-50=    85+5=   74-5=

   说一说怎样算:

   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

   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不同数位上的数不能直接相加、减。

   六、复习100以内的笔算。

   1、复习笔算两位数加,减应注意什么?(注意三点:①数位对齐;②从个位算起;③进位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l,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2.只有加、减法的两步式题,应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课本第96页第7、8题补充完整。

课后记:

第三课时  元角分的认识

复习目的

  1、使生初步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及相互间的进率关系,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有关挂图.

复习过程

   一、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1.我们学过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元、角、分)今天我们来复习元、角、分的认识.

   板书:元角分的认识。

   2.师出示面值1角、2角、5角、1分、2分、5分,1元·...人民币

   (1)说出各人民币的名称.

   (2)回答它们间的进率.

   ①1张2元可以换几张1元?

   ②1张1元可以换几张5角?

   ③1张1元可以换几张1角?

   ④1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

⑤1张1角可以换几张1分?

(3)总结进率

(4)1元2角=( )角 15角=( )元( )角

3、课本96页第9题填写完整。

二、课堂练习。

   1、课本第96页第10题。

课后记:

 

第四课时  图形分类统计

复习目的

   1.使学生初步体会在平面上确定位置需要两个条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会数方块图,并根据图形排列找出一定规律.

3.初步分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推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具准备

   1.课件:位置图及对话内容、统计图.

2.实物方块。

复习过程

一、复习图形。

   实物出示七巧板。(课本第94页第2题图)。

   (1)用4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拼一拼。

(2)你能用学过的图形拼出一个有趣的图案吗?

二、复习分类。

   出示课本第94页的图形。

   师:该怎么分呢?

   让生讨论,得出自己的思路

三、练习巩固

   1、课本97页第14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

回答问题。

   2、课本98页第15题。

分类后完成表格。回答问题。

课后记: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复习目的

   1、通过复习,使生熟练掌握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有序性。

复习过程

一、复习“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96页第7题和第8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2.完成课本第98页第16题。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3.完成课本第99页第17题。

4.完成课本第99页第18题。

5.完成课本第99页第19题。

讨论,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6.完成课本第99页第20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她们分别可能套中哪个圈?

二、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