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重返18岁盛夏的偶遇

郡主CoCo 姚俊倩CoCo
2024-09-15


一次让我措手不及的航班取消,让我在从桂林北高铁去阳朔的路上,有了一次重返18岁盛夏的偶遇。


没有找到正规的公共交通工具奔赴100公里开外的阳朔,又有点想省钱,我在火车站无奈选择了小黑车拼车。

 

和我一同在火车站拼车的,是一位小男孩,刚高考完,马上要填志愿了,去广西师范游历了一番,这段路,他要去阳朔找自己的哥哥,给哥哥的果铺帮忙,顺便在阳朔玩个把月。



和小男孩聊了一路后,离别前的匆匆合影。


按照常规剧情的发展,我本不会了解他这么多的背景信息,因为他害羞又沉默;而我,过往每次搭黑车都有一肚子的不爽,这次又独自一人在外,也想一路沉默。

 

但是,一个小细节打破了原本的沉默。

 

在去找车的路上,下着雨,我没带伞,小男孩带了。

 

他撑开了伞,问我要不要一起。

 

我们在车站一起等了一会,彼此都没有说话,但在这个时候,他主动开口了。一打照面,我就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害羞,他主动开的这个口,让我很惊讶。

 

我说:没事,没事,不用了。

 

我平时也真没有打伞的习惯,下雨天,太阳天,都没有。

 

但他还是走近,给我撑起了伞。

 

而这找车的一路中,他把伞的面积全部给我了我,自己露着头和肩膀在外面。

 

本来要坐黑车的无奈,被他的温暖举动给消散开了一大半。

 

有意思的是,他看我背着个小书包,带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以为我和他年轻相仿。

 

说起自己刚高考完,也以为我差不多也是这个情况。

 

我内心狂喜,原来我看起来是这般少年呀,但表面故作镇定地说:我12年前,参加的高考。这填志愿,看学校,都是10多年前的事了。

 

于是,我从沉默走向了话痨。

 

小男孩是江西上饶的,学的理科,高考的分数上了一本,但是超过的分数不多。好城市的一般一本,能不挑专业地冲一冲,一般城市的好一本,可以保底申请地上。

 

最远,他有考虑过新疆大学,因为喜欢新疆的吃的,还有看到了那里和清华合作的研究生项目。

 

可能冲一冲的,是上海的两所一本院校,其中有一个学校是自己的朋友正在读的学校。

 

最有把握的,是浙江的两所一本院校,因为家里有亲戚在那边。

 

好奇心,也让他刚去广西师范,转了一圈。

 

作为一名理科生,在生物和化学上,他表现地突出一些,所以他想学这两个学科。

 

7月2号就要报志愿了,但是他还没有想好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个选择题。

 

小男孩的可爱与迷茫,都写在了声音和脸上:未来,该何去何从?

 

这是18岁那年的夏天,绝大部分的我们都要经历的选择,不知道这个情况下,各位看官会怎么选呢?

 

当时,我的选择很简单,因为有武大的自主招生保底,以那个尴尬的分数,我申请不到任何一个比武大更好的学校了。

 

但是,在武汉呆了7年后,我又无数次反思这个简单的选择,因为,武汉这座城市客观上的地域性,再加之我自己本人主观上的封闭与懒惰(现在看来,反思一下,后者是决定性因素~),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视野格局和职业性上,落后了太多。

 

第一次去上海实习的时候,真觉得自己是乡下姑娘进城了。所以,才会有后续一定要出国看看的念想。

 

关于学校,那是没有话说了。如果说邵阳是养育了肉身的我,那珞珈山下的求学7年,则是塑造了更加重要的我——精神上的我。

 

但关于专业的选择,我有一些羞于启齿的俗气。

 

以我的分数,填了6个志愿都落空了,最开始是被调剂到了图书馆学。我不知道这个专业会教啥,一脸懵逼,在接到录取通知书后,我查了下这个专业毕业后,多半就是去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领着几千块的工资,立马失去了兴趣。

 

我妈听说后,也是忧虑地不行。

 

好在武大有比较开放的转专业制度,从入学开始,我就谋划着要转到另一个专业。

 

那,转到哪一个专业去呢?


我瞄准了法学。

 

琢磨了下自己当时的小心思,转专业申请上说的高大上的公平正义信念,有倒是有,但肯定没有描绘地那么有信念。

 

我的小心思更多的,应该是落脚到了从小看港剧里律师挣钱多,光鲜亮丽地不行,而这个专业恰好在武大挺不错的,转个专业,也算是高考翻身,赚了。

 

我当时走过的路,在现在的我看来,歪歪扭扭,再看着眼前小男孩在专业、学校和地方之间徘徊、犹豫与彷徨,我想要改变点什么的使命感就蹭蹭地冒出来了。

 

我以为12年过后,高考后的少年在这么大的一个选择题上,会有更多的信息来帮助他做决策,但是,好像并没有。

 

他自己想的,和哥给他建议的,他妈和他说的,以及我和他说的,有一些不可调和的一些矛盾。

 

我力图以自己所谓过来人的经历,来告诉他,为什么城市最重要,其次是学校,最次是专业。

 

他自己会先从专业来开始考虑,也有人告诉他先从学校考虑,就是没有从城市开始考虑这一说。

 

在费劲一番口舌之后,我把刘润老师的这篇著名文章分享给了他,力图给我自己的看法增加一层权威背书。

 

但又很尴尬地发现,在小男孩这个年龄阶段,多半是不知道刘润老师的如雷贯耳的。

 

解释了一番刘润老师是谁,又用自己的例子讲了为啥在本科阶段学基础学科最好,以及为什么即便是211,也不要去边远地区的211。

 

还用地图给他搜索了他的分数可以去的北京和上海的大学,在哪个地方,想激发激发他对北京和上海的念想。

 

但我看小男孩仍旧的一脸懵,又不得不反思,自己这个偶遇,给他带来的思想冲击有点大,不要太心急他就能立马接受。

 

而后,又退一步想,万一小男孩真的是一个很知道自己想要的求学经历是什么样的人,是一个真的很坚定地喜欢小地方,立志要做生物和化学研究的人,那又何尝不可呢?

 

虽然看小男孩的模样,也不是那么坚定,但好为人师的我,也终归稍微放宽了心,和他说:

 

当下,只要你搜集到了足够全面的信息,做决定那会,你就随着自己的感觉走吧,做一个自洽的决定,能让自己开心的决定。

 

别人说的话,不管是你哥的,还是你妈的,还是我的,都没有当下你自己对自己说的话重要。

 

过去,咱们没有办法去yesterday once more,未来,咱们也没办法去预言,那就用一个个当下的体验,去构筑一个个自洽的快乐吧。

 

我们在阳朔的戏楼旁道别,小男孩再次送给了我一个鸡蛋。

 

他自己舍不得吃,忍了一路也没怎么吃的家里的土鸡蛋,他给了我2个。




即便黑车司机不愿意按照原价把我送到景区里的酒店,站在阳朔深夜清冷的街头打车有点小担心,但是,这个鸡蛋给了我一些小确幸。

 

在这次重返18岁盛夏的偶遇之前,在高铁上,坐在我旁边的,也是一位小男孩。

 

除了“打扰了”“麻烦了”这类对话,剧情缺少一个意料之外的突破,可能彼此太过客气,我们没有展开任何对话。

 

虽沉默了一路,但也了解了个大概,因为我无意中瞄到了他在刷的交大毕业照,也顺路听进去了一些他和父母的对话。

 

他桌上放了一本吴军的《见识》,偶尔拿起来看看,还会拿出笔来画波浪线做笔记。不过,更多的时候,他在刷手机里的视频和照片。



在临近下车前,他从窗前的座位离身,去到了别处。

 

可能和我当年一样,在毕业回家的那趟列车上,站在车厢连接处的窗前,默默地看着进城的火车穿越自己熟悉又陌生的街区:

 

回到了故土,但异乡人的情绪,却涌上了心头。

 

在这个充满毕业选择与离别气息的6月末,是专业和职业的选择,是高中与大学的告别,可能在当局的你们看来,未来看起来是那么地不确定,可在旁观的我看来,未来看起来是那么地充满确定性。

 

这个确定性,不是结果的确定性,而是成长的确定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姚俊倩CoCo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