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听过这样的「红山」吗?

艺旅·飞鱼 艺旅文化 2024-07-03
*所有游学均支持私人定制:17367061482

赤峰,你或许颇为陌生。换个说法——红山,你一定有所耳闻。

距今5000年前,中华大地上“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其中有一束闪耀北方,那就是红山文化。而今天,与红山仅有“一词之遥”的赤峰却略显暗淡。

 

红山 图源:摄图网

 

但历史上的赤峰市,曾拥有无比炽烈的灵魂——不仅“包容”了红山,而且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界地带。

 

因此,在相当漫长的岁月里,赤峰一直是文明碰撞最火热的战场,也是文化相融最胶着的前沿。


赤峰坝上跑马 图源:摄图网


以下,仅以赤峰一座小城,回望草原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长达数千年的爱与恨。



01. 赤峰,啥颜色?

赤峰,乍一听,仿佛是大西北的某座红色山峰。


其实,它是内蒙古第一大人口城市,位于内蒙、河北、辽宁三省交汇处,离北京仅有两小时高铁的距离,拥有离北京最近的草原,又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

 

乌兰布统草原 图源:摄图网

 

赤峰之色,并没有局限在红山之赤红,或是辽原之草绿,而是一个美得令人心旷的万花筒。

 

你看,他是金色的。当秋风拂过,万千林木哼唱起窸窸窣窣的“阿卡贝拉”,还未唱完,金色铺满大地。

 

乌兰布统草原秋色 图源:摄图网

 

你看,他是深蓝色的。夜空纯净得像个初生的孩子,闪烁着明亮的眸子。

 

赤峰玉龙沙湖星空 图源:内蒙古玉龙沙湖旅游度假区

 

你看,他是土色的。在人类之前,巨大的第四纪冰川率先在这里留下“到此一游”的痕迹,开出一个个奇形异状的玩笑。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阿斯哈图石林 图源:克旗文旅

 

你看,他是白色的。被誉为“东方雪源圣地”的美林谷滑雪场就在这里,近40平方公里的滑雪胜地,是自由与竞技的天堂。

 

美林谷滑雪场 图源:文旅中国(美林谷滑雪旅游度假地供图)

 

美有很多种,赤峰属于让人内心畅通的那种。



02. 兴隆洼遗址
——华夏第一村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远古人类我们无从溯源,但八千年前赤峰敖汉旗的兴隆洼人可以。

 

那是在被考古界认定的“华夏第一村”,人们已经超越了动物性的集群行为,转而因有共同的理想、更有组织化地聚居在一起。

 

兴隆洼遗址 图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敖汉博物馆供图)


村内,153座房子有次序地成排分布。全村最靓的豪宅大至140平方,也许住着村长?也许住着大巫师?总之是最有身份地位的人。

 

村外,巨大的壕沟环绕一周,用以防卫守护全村的安全。


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碳化黍、粟”颗粒 图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敖汉博物馆供图)


在这里,草原与经过驯化的粟(脱壳后为小米)、黍相伴相生。至今兴隆洼所在的敖汉仍享有“中国小米之乡”“亚欧大陆旱作农业发源地”的美誉。

 

牲口圈里,人们对于猪的喜爱已经延续了至少八千年!兴隆洼人,不仅生前以猪为食,逝后还要专门与猪合葬。


“仓廪足而知礼节”,兴隆洼人开始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玉器诞生了。玉玦之于兴隆洼,则如玉琮之于良渚。


兴隆沟遗址发掘场面 图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敖汉博物馆供图)

 

玦是一种古老的耳饰。或许圆环象征天,把“天”戴在耳垂上,就能获取上天的旨意。很明显,并非人人有此殊荣与眷顾,必须是族群中的至尊者。


而兴隆洼之玉玦影响了整个东亚玉文化。一条8000多年的东亚玉玦之路,跃然于世:从兴隆洼一带出发,向南,经华北走向长江流域;向北,去往俄罗斯,跨过海洋抵达日本……距离越远,玉玦出现得越晚。

 

兴隆洼遗址M135出土的一对大型玉玦,直径约6厘米,有“玦王”之称。图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敖汉博物馆供图)
 

人的价值观念、人的自我认同感、人与人共同的信仰追求……等一系列无形的精神追求也沿着有形的玉玦之路输送到世界各地。



03. 红山之鸮

——二维世界里的远古神灵

 

兴隆洼文化之后两千年,在赤峰同一片土地上,红山先民创造出了更精彩绝伦的玉文化。


左:红山文化C型玉龙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右:红山文化黄玉猪龙 图源:天津博物馆

 

红山之玉,你的脑海里一定会先闪现出C型龙、玉猪龙。但红山文化中变化最多也最难琢磨的玉器是勾云形玉器

 

勾云形玉器,图源:央视新闻


这种高度抽象的器型,人们对其解释可谓是五花八门:云形说、饕餮说、龙形说、凤凰说、兽面说、鸟兽合体说、玫瑰花说、神目说……

 

尤其是云形说,出土至今,始终霸占着最官方的说明文书。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间的漩涡形,是一双神圣的眼睛

 

陕西秦墓出土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 图片采自《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为“鸮形玉牌”说——玄鸟远行的图像学探源续篇》


究竟是一双怎样的眼睛,让五六千年前的红山人念念不忘,用玉此等高贵的材料,用如此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呢?


有一种理论很有趣——所谓“勾云”其实是鸮,也就是猫头鹰


这种观点并非毫无根据。首先鸮神崇拜在欧亚大路上已经传承了近万年,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身边就有一只猫头鹰;在中国,商代出土了极为精美的鸮卣和鸮尊,甚至有学者认为,“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玄鸟就是猫头鹰。


左:鸮卣 图源:山西博物院,右:鸮尊 图源:河南博物院

 

在红山,猫头鹰是各种动物器型中数量最多的,最大高达十几厘米。各种姿态皆有,有仿真的、抽象的,与其它动物的组合也是变化万千。


红山人本能地崇拜这种能在黑暗中看清一切、遇到危险能远走高飞的鸟类。


因此,勾云玉佩更像是一个二维平面化的猫头鹰,漩涡形镂空是会自由旋转的眼睛,左右两端平衡展开的是羽翅,下端齿状的是尾羽。


这一枚可能受到了更艺术化的处理 图源:恭王府官网

 

这真是一个极有趣味的观点——都说当代是一个图像扁平化的时代,前脚有手机APP图标从拟物到扁平的变迁历程,后脚有近两年各大品牌更换品牌logo潮。


而五六千年前的红山人,已经有意无意地用如此抽象的艺术点亮生活。

 


04. 夏家店文化

——中国青铜时代的独树一帜


曾经,以草原为象征的内蒙古地区,一度被认为是“被青铜时代抛弃的地区”。仿佛璀璨的钟鸣鼎食之象只属于夏商周的中原,而与草原无缘。

 

但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明,草原上的青铜文化是与中原并立的,其中夏家店文化就是属于夏商时期的草原青铜文明

 

赤峰林西县大井古铜矿遗址,为夏家店人集采矿、选矿、冶炼和铸造为一体的联合作坊。图源:亮丽内蒙古NMTV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草原。夏家店男性墓主的随葬品里,就有戈、矛、短剑、镞、饰牌等青铜器,并有随葬成组礼器。


青铜短剑 图源:《夏家店文化青铜赏》


大雁形青铜饰件 图源:《夏家店文化青铜赏》

 

颇为神奇的是,这里出现了“长城原型”——有防御功能的土石城堡,在赤峰境内东西横贯数百里,而且恰与1000多年后的燕、秦长城平行或重合


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这里曾爆发过多少次军事冲突,但文化交流的印记被深深嵌进历史里。


二道井子遗址(局部),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的土质城堡。图源:文博中国

 

除了青铜器,夏家店文化的彩陶也相当发达。赤峰敖汉大甸子近千座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了1600多件彩绘陶器,其中许多有勾连云纹、雪纹、兽面纹图案,与青铜时代的饕餮纹极为相似。


图源:《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器纹饰研究》


有人认为这是夏商铜器表纹的先驱,也有人认为是仿夏商青铜器。无论如何,它们都是草原与中原文化往来的证据。 



05. 契丹

——文明激荡交融最鲜明的例证

 

契丹于汉,曾是咬牙恨齿的存在。


从一去不复返的燕云十六州,到长达25年的宋辽战争,再到极具争议的澶渊之盟,甚至到《天龙八部》里千夫所指的契丹人萧峰……民族主义、家国情怀一度是古代汉人心中拔也拔不掉的根。

 

燕云十六州方位图,图源:故宫博物院院刊,采自李谷成《辽代南京留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然而,契丹其实是一个汉文化情结极深的民族。

 

这个发源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民族,与历史上的兴隆洼人、红山人、夏家店人共享赤峰这片土地,还将重要的辽上京、中京建立于此。

 

想必,于情于理,他们都爱惨了赤峰——既是孕育契丹民族的故土,又可往前一步抵达燕云之地,触及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辽代疆域图,大定府即辽中京,位于今赤峰市宁城县。图源:福建博物院,采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今日赤峰,苍凉旧迹中依然散发着契丹民族曾经对汉文化的由衷热爱。你看那风中鼎立的一座座辽塔,是契丹人从萨满教信仰转向佛教信仰的证明。

 

塔上庄严厚重的制式、精细生动的浮雕,是他们对汉族建筑工艺的沿袭。


左:辽中京大明塔,右:辽庆州白塔。图源:艺旅文化

 

辽代墓葬壁画则是更立体直观地展现受汉文化浸染的契丹民族的生活状态。他们身着汉化服装、如汉人般精致饮食、家中“双门神”守卫……


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中展出的辽墓壁画 图源:艺旅文化


也传诵汉地历史典故传说。

 

辽代早期契丹贵族墓地壁画、国家一级文物——宝山壁画,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境内,为晚唐五代艺术风格,内容为魏晋才女苏若兰的故事。图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契丹文化对汉民族的影响则如水上涟漪,以赤峰等地为中心,向中原地带一层一层晕开。

 

北宋苏辙曾于宋神宗元佑四年(1089年)出使辽国,过古北口(位于燕云十六州之一的檀州,今北京密云区),即见到与契丹人、奚人混居的汉人虽仍能讲汉话,但服饰已经契丹化了。

 

甚至在汴梁城内,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朝廷、地方官员,出现不少汉人身着契丹服,引得宋仁宗开始、几代宋帝屡下禁令。

 

辽上京遗址 图源:赤峰文博院

 

在宋辽对峙的时代,赤峰既是契丹文化的中心之一,又是文化激荡融合的前沿。你我无法想象,这个内蒙草原上默默无闻的小城曾有过的文明荣光。

 

赤峰乌兰布统 图源:摄图网

 

而今天的互联网上,南北方的差异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这种差异看起来好像非常明显,但实际上在历史长河里深藏不露。

 

相比南方,北方总是更多地承受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冲突,又享受着两种文化的交叠相濡。

 

赤峰作为游牧与农耕交界线上的城市,素来不乏爱恨分明的火热灵魂。这样的灵魂,怎能不爱?

 

8月22日-27日,与刘冰老师一起行走于赤峰

感受游牧民族创造出的灿烂文明!👇

详情咨询客服小艺:15068806613


广袤如内蒙古,可谓“宝藏”丰富。


看过了赤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让我们再去往“青色的城”——呼和浩特,探寻近代“走西口”的百年沧桑。


9月12日-17日,和王磊老师一道重走“西口之路”

探寻民族迁徙与佛教艺术“融合”之路的精彩!👇

详情咨询客服小艺:15068806613



-END-

招聘、投稿、合作
后台回复关键词即刻获取

编辑整理丨艺旅文化 飞鱼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近期精彩合辑,和艺旅畅游中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