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外国诗二首》知识点+图文解读+同步练习

点关注,不迷路☛ 绿色学习平台 2023-02-12

精典往期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初中化学初中生物 
初中地理初中历史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语数外预习单


精彩回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电子课本(高清版)第一单元第1课《邓稼先》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第4课《孙权劝学》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可下载打印
二单元第5课《黄河颂》第6课《最后一课》第7课《土地的誓言》第8课《木兰诗》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第10课《老王》第11课《台阶》第12课《卖油翁》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第三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14课《驿路梨花》第15课《最苦与最乐》
第16课《短文两篇》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第四单元知识点+单元测试
第五单元第17课《紫藤萝瀑布》
第18课《一颗小桃树》

每天同步更新中。。。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课文朗读+视频




 点击上方绿标听课文朗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未选择的路》










课文知识点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一、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诗人,被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用诗歌来抨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曾两次被流放,也曾身陷囹圄,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恰达耶夫》,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等。


二、故事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问题归纳

1.如何理解标题中的“假如”二字?

作者把真实的压迫和束缚说成“假如”,表现了他不屈的精神、顽强的意志。诗人以饱满乐观的情绪在劝告自己,更是在鼓舞斗争中的其他人。


2.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需要镇静,相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忧郁将会过去。


3. 你认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句中的“你”指的是哪些人?

“你”指生活中所有不顺利,碰到挫折、困难、身处逆境的人。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4. 怎样理解“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有,怎么办?面对这个大家都会碰到的问题,诗人的劝说首先是“不要悲伤”,因为悲伤会吞噬一个人的斗志,让人一蹶不振;然后是“不要心急”,因为凡事都有一个过程,风浪的平息需要时间,花朵的绽开更需要时间,焦虑、着急是于事无补的,必须学会忍耐和等待。


5. 怎样理解“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有人因忧郁而沉沦,有人因忧郁而绝望,有人因忧郁而疯狂,可是诗人说“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因为“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对未来要有信心,暴风雨之后会有彩虹,黑夜之后会有黎明,要学会镇静地等候,满怀信心地等候。只有在你完全安静下来的时候,蝴蝶才有可能栖上你的肩头。


四、课文主题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告诉我们面对苦难,要勇敢,要坚定信念。苦难必将过去,快乐终将到来。过去的,会成为人生财富,让你不断回味。


未选择的路

一、作者简介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当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作品有《波士顿以北》《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


二、故事背景

这首诗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名诗,作于1915年,最初收录在他的第三本诗集《山间》中,这首诗与诗人的经历有关,中学毕业后,他在哈佛大学学习两年后肄业,这前后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同时他也开始写诗,但他的诗歌最初并未在美国引起注意。1912年时弗罗斯特已经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加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不久之后,很快就以其特有的朴素坦率和真诚赢得了诗人们的好评。正如诗中所说“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三、问题归纳

1.“两条路”有什么含义?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含义理解法。“两条路”一是自然界的道路,平坦的笔直的大路和充满挑战的艰辛的小路;二是象征两种人生之路、两种生活方式、两种人生的理想和追求。


2. 作者选择的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会“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是说野草丛生,人迹罕至。这条路是很少有人走过的路,因而具有挑战性。“更诱人”体现了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3.结尾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

多年以后,回顾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会“轻声叹息”,为未走那条路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但绝不是后悔。“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与开头呼应,诗人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是人生之路。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条,其他的路只能放弃。


四、课文主题

《未选择的路》中诗人通过叙述对树林中两条路的选择,说明了在人生中有许多重大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要走的道路,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因此要慎重选择,不能随波逐流,当然也要有魄力,选定了道路就要坚持走下去。








课文图片详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同步练习




一、基础精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涉足(shè)  瞬息(shǔn) 延绵(mián)

B.幽寂(jì) 悲伤(bēi) 伫立(chù)

C.萋萋(qī) 诱人(yuò) 选择(xuǎn)

D.忧郁(yù) 污染(rǎn) 清晨(chén)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心儿永远________(憧憬 渴望 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2)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________(留恋 怀恋 怀念)。

(3)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________(行人 人们 旅人)的足迹。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一切/都将会/过去  

B.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C.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D.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4.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是诗人对孩子的叮咛和嘱托,同时也是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诗句清新流畅,感情热烈深沉,有丰富的人情味和深刻的哲理味,从中可以让人感受到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情绪。

C.《未选择的路》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D.题目是“未选择的路”,这说明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彷徨和苦闷。

5.请在“健康”“快乐”“梦想”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6.填空。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___国诗人___,他的著名诗作有《_____》《______》《______》。

(2)《未选择的路》的作者是___国诗人____,这首诗采用了____的艺术手法。


二、现代文阅读欣赏 

(一)风 暴

普希金

你可看过岩石上的少女

穿着白衣裙,立于波涛上,

当海水在混乱的幽暗里

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

当电闪以它紫红的光线

不断地闪出了她的形象,

而海风在冲激和飞旋,

扬起了她的轻飘的云裳?

美丽的是这海,狂暴、阴郁,

闪烁的天空没一块蔚蓝;

但相信吧:岩石上的少女

比波浪、天空、风暴更美丽。


7.诗的题目为“风暴”,自然“风暴”是诗人浓笔描摹的事物,仔细阅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描摹“风暴”的。

                                                                 

8.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少女的?着力刻画了她怎样的形象?

                                                                      

9.诗中所写风暴对表现少女有什么作用?

                                                                  

10.诗中“风暴”和“少女”各象征着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提示:联系普希金的生活时代背景思考,普希金生活在俄国大革命时期)

                                                                 

(二)断 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1.展开想象,说说诗中的“风景”包括哪些内涵。

                                                                

12.你认为诗中最迷人的“风景”是什么?并说说理由。

                                                               

三、文言文课外拓展 

推 敲

贾岛初赴举①,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②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③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④之。时韩退之权⑤京兆尹⑥,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⑦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⑧而归,共论诗道。

【注释】①赴举:去参加科举考试。②炼:反复思考。③引:伸。④讶:感到惊讶。⑤权:代理。⑥京兆尹:京城长官。⑦为:被。⑧辔: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此处指马。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于驴上吟哦(    )          

(2)车骑方出(    )

(3)俄为左右拥至尹前(    )          

(4)反复推敲(    )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观者讶之。

(2)尚为手势未已。

15.从文中哪两处看出贾岛是在“反复推敲”用字的奥妙?

16.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四、课文链接 

《未选择的路》的哲学内涵

一、简单与深邃的矛盾与统一

简单与深邃是弗罗斯特诗歌的一大亮点。弗罗斯特诗歌的魅力在于它貌似自然、直接和简单,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他曾说:“我是一个十分难以捉摸的人……当我想要讲真话的时候,我的话语往往最具有欺骗性。”劳伦斯·汤普森认为:“绝大多数弗罗斯特的崇拜者都被他那貌似简单的诗歌艺术所迷惑,以至于无法透视诗人所佩戴的微妙假面。”在弗罗斯特看来,诗歌的最高价值在于其意义的“隐秘性”。和弗罗斯特的其他作品一样,这首诗虽然只是描写了生活中一个普通情景,但它表现的内涵却是极其丰富和深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这正是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在。其所包含的内涵远远超过了诗歌文字表面所表达的内容。

《未选择的路》表面上看似很简单。诗中的叙述者在清晨散步时来到了林间的一个岔道口,在他面前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条路比较僻静;另一条路则有纷杂的脚印,显然平时行人比较多一些。但是在那天早晨,那两条路上的小草都还挂着露水,说明还没有人从那里经过。经过片刻的犹豫,叙述者决定走那条比较僻静的道路,因为那条道走的人少,更有探索的价值。但他虽然作出了选择,心里仍在嘀咕,假如选择了另外那条路,他将会遇见些怎样的东西?

在诗歌的末尾,叙述者设想自己在多年以后向后人讲述自己在这个早晨所作出的选择,并且感叹在作选择时的一念之差往往会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因此,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人生就是选择,或彼或此,人们无时不在选择。正是因为有不同的选择,所以才会有千差万别的结局,才会有千姿百态的人生。人总是在选择中前进的。选择,是摇摆于多种可能性之间的最后的决断。由于结局是未知的、不可预见的,所以才让人举棋不定、左右为难。

二、自然与社会的矛盾与统一

矛盾是对立与统一的结合体。在弗罗斯特的大多数诗歌中,都体现出诗人通过描写自然的景观来表达出对人生和对社会的思考。自然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从而来帮助他排遣出自己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惆怅。他的诗歌善于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透过对现实生活的折射,总能表达出深刻而又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

《未选择的路》作为诗人的一篇名作,也是最受欢迎的诗作之一。诗人在森林中散步,眼前出现了两条路。而对这个岔路口,诗人的选择犹豫不决。诗人也正是通过“路”这个自然景观,来反映出在现实社会中道路的选择来之不易。“路”在这篇诗作中仅仅是一个意象,而作者通过这个简单的意象,把自然与社会这一矛盾对立体引向了统一。在诗中的第三节,诗人尽管交代了“我”对另一条道路的留恋,但是却宁愿选择一条人迹罕至的路。结合作者当时的现实生活,如果对于作者来说当时选择在师范学院教书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那么默默无闻的写诗生活则充满了艰辛与曲折,但是作者选择了后者。尽管在蓦然回首时,诗人再回顾过去,也会思考一下如果选择前一条路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们在漫漫人生道路上面临选择时的困惑,为读者留下了思索和遐想的空间。

参考答案

外国诗二首

1.D

(解析:A中的“瞬”应读shùn;B中的“伫”应读zhù;C中的“诱”应读yòu。) 

2.

(1)向往 

(2)怀恋  

(3)旅人  

3.B

(解析:朗读节奏划分应为: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4.D

(解析:“未选择的路”强调对自己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慎重。)  

5.示例:梦想是翅膀,让向往天空的你自由飞翔;梦想是风帆,让向往大海的你乘风破浪;梦想也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只要有适合的土壤,绝不犹豫,奋力成长!

6.

(1)俄  普希金  自由颂  致恰达耶夫  致大海 

(2)美  弗罗斯特  象征  

7.抓住了风暴中的三个典型形象:在幽暗里和岸石游戏,澎湃和轰响的海水;紫红的闪电;冲激和飞旋的海风。(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概括能力。概括出诗歌对哪些典型形象作了描写即可。)  

8.从她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来描写的。着力刻画了她静穆、素洁、勇敢的形象。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阅读诗歌,从少女的穿着、站姿、背景等方面概括人物形象。)  

9.以狂暴的风暴来衬托少女柔韧而有力的美。

(解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理解。诗人实际是用风暴的狂暴侧面烘托少女的柔韧。)

10.“风暴”象征革命浪潮;“少女”象征革命者。表达了诗人对革命者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气概的赞扬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象征手法及对作者情感的把握。回答此题要结合普希金的生活时代,也就是俄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背景。)  

11.那桥、那楼、那明月,还有桥上的你,由此可以推想得出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 

12.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那个站在窗前“看风景的人”。风景因人而动人,每一个人都有着欣赏的眼睛,所以人才是最动人的风景。  

13.

(1)在  

(2)刚  

(3)不久  

(4)琢磨,斟酌,考虑  

14.

(1)看到的人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惊讶。 

(2)(贾岛)还在不停地做手势。 

15.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 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 

16.做什么事都要反复琢磨、斟酌,要精益求精。

【参考译文】

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城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可是)又想用“推”字,反复思考,决定不下来。(他)便在驴背上吟诵,伸出手做出推和敲的姿势来,看到的人对他的行为感到十分惊讶。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兆尹,(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冲撞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部分,还在不停地做手势。马上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诗句的事,说:“(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想得出神了,忘记了要回避。”韩愈停下马车思考了很久,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马和驴)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



●● END ●

扫码关注“绿色学习平台”公众号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