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深大,你去哪里“热辣滚烫”

俯瞰北区运动场


“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要之事为运动。” 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教育理念穿越时空,涤荡心灵。体育场馆作为学校的大型活动空间、文化标杆,是校园建筑的一大重点。


深圳大学粤海校区的体育场馆缘起于1993年,在元平先生的慷慨捐赠下,元平体育馆的落地引领运动新风尚。进入21世纪后,海滨游泳馆与海边运动广场建立,其凭借海景优势俘获深大学子的芳心。


“要把深大体育馆建成多功能、具有区域性的体育馆。”在深圳市委领导林祖基的指示下,深圳大学的体育场馆有效利用自然条件,创造舒适的运动空间。


无论是球类、田径类运动,还是健身、舞蹈等体操类运动,校内皆配置专属场馆。此外,学校特设高尔夫球、健身俱乐部、普拉提等特色体育课程,满足学生多样的运动需求。


俯瞰深圳大学粤海校区的元平体育馆、南区运动广场、石头坞广场,这里上演了无数热血的青春故事。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各具特色的体育建筑群,感受其中的汗水与心跳,一起见证代代青年的昂扬与成长。


“北体”

绿意科技巧交融,五大场馆绎青



从北门踏入粤海校园,坡路向下延伸,道路两边的建筑尽收眼底。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尔夫球场,随着坡路往下走,依次迎来至柔馆、北夏馆、元平体育馆和田径运动场。五名“大将”静静矗立,组成粤海校区重要的体育中心——北区运动场。


北区运动场


在校园的最北处,手拿高尔夫球杆的学生三三两两走进练习场。这里就是高尔夫球教学练习场。依托场地资源,学校面向广大师生开设高尔夫公共体育课,让更多同学参与高尔夫球运动。


放眼望去,大片绿色的草坪成为林立高楼中独特的自然之景;不时传来的羊叫和鸟鸣让打球者沉浸于大自然的怀抱。“雨天时能闻到青草的芳香,偶尔能见到成群的鸟和晒太阳的羊”人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林季宁分享道。


除了贴近自然,“高科技”也是高尔夫球场地的关键词。校内的高尔夫仿真训练室为深大学子提供专业设备,室内模拟器可以实时分析击球动作、力度,模拟出高尔夫球的飞行轨迹、落点情况,实现训练数据可视化。无论是惬意挥杆,还是运用科技、分析数据,都是高尔夫球场的正确打开方式。

高尔夫球场1999年建成


沿着立功路往南走,呈矩形长轴对称分布的至柔馆出现在眼前。喷塑墙面和仿石贴面两种不同材质的运用,以及外墙的凹凸对比,让建筑外观富有动感。至柔馆中包含保龄球馆、乒乓球馆和网球场,承担了大部分小球类运动,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小球馆”。


数学科学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弛是乒乓球馆的常客,他表示:“地板铺设的地胶防滑性能很好。网以布为原材料,有较好的弹性,对比赛中的擦边球有重要的影响。”专业的设施是辅助运动员取得成就的重要基石。“深大校友、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陈梦,曾经就在这个乒乓球馆内进行训练。”张弛介绍道。



至柔馆1999年建成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翻滚的水花和审慎的博弈在北夏馆不期而遇。北夏馆与田径运动场、至柔馆同为迎接大运会而建,于1999年建成。北夏馆主要由游泳池和辅楼构成。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夏春梅老师表示,建筑主体上的不对称单曲面网架屋盖,创造出一种刚健有力与活泼飘逸兼容的性格效果。


游泳池包括标准比赛池和练习池,供学生根据不同需要选择。泳池之上,设立了多个棋牌室。“棋牌室配有多媒体设备和棋盘棋子,有充裕的空间供学生下棋。”人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钟文艳分享道。棋盘上落子无悔,泳池中展臂击水,一静一动,智慧与力量在北夏馆融合。


北夏馆游泳池1999年建成


以星空广场为中心,元平体育馆和田径运动场相视而立。在星空广场右侧,庄重雄伟的元平体育馆对称分布。简洁的色彩与朴实的线条结合,勾勒出体育馆大方的外观。回望历史,元平体育馆已默默陪伴深大人走过三十多年。

元平体育馆1993年建成


1993年,在于元平先生的捐助下,元平体育馆顺利落成。为表感谢,学校将体育馆命名为“元平体育馆”。十七年后,为了承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大运会排球项目预赛,元平体育馆按照国际赛事场地标准对场馆设施进行了修缮。后勤部保障部体育场馆中心工作人员喻璐介绍道:“改造主要围绕内饰进行,学校拆除了部分课室和钉在墙上的固定式桌椅”。


元平体育馆旧照


直至今天,元平体育馆继续以赛事标准的优秀场地、丰富完备的体育资源服务深大师生,更有跆拳道俱乐部、形式与礼仪俱乐部等十余种课程在馆内进行,多维度满足师生需求。 


人文学院2023级本科生梁华珍每周五都会在体育馆一楼进行女子艺术健身操的课程学习。“干净的木地板,明亮的镜子和温和的灯光都让我在运动时保持愉悦的心情。”梁华珍感叹道。


另一侧,与元平体育馆相望的田径运动场大气磅礴。“开阔”是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梁大志对田径运动场的第一印象。田径运动场设有草地足球场、跑道和足以容纳12000人的看台。夏春梅表示,考虑到运动场的功能主要为满足运动需求,运动场的布局力求简洁,立面美观大方。


田径运动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十多年时光飞逝,1996年落地的“黄沙跑道”、2011年升级的“煤渣跑道”,如今已成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见证着深大的蓬勃发展,承载着独一无二的深大记忆。从热血的军训到拼搏的校运会,它串连起每位深大学子的成长之路;从整齐划一的方阵表演,到活力四射的彩色跑,它演绎出每代深大学子的青春。


田径运动场旧照


纵观北区运动场,五个体育场馆和谐统一,各施其能。虽经历数次翻新,但过去精彩的体育故事仍让人们津津乐道,优秀的体育精神仍代代传承。北区体育场无声地见证深大学子的汗水与欢笑,记录一代代少年的昂扬与成长。

“南体”

沧海与钢铁更迭,热血与活力常驻



背靠沧海校区,毗邻杜鹃山脚,南区运动场坐落于立功路的最南端,与同样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南区建筑群隔桥相望。以白色为总体色调,南区运动场的各色场馆驻立在立功路两侧,西侧为石头坞广场和游泳池,东侧为运动广场、羽毛球馆、足球场和网球场。

南区运动场


在早期深大学子的记忆里,南区运动场是一片滨海之地。“2007年建馆之初,海滨游泳馆、海边运动广场坐拥天然的沙滩。”喻璐表示,“深大学子在运动的同时,还可以沐浴充足的阳光和惬意的海风。”


南区运动场旧照


随着填海造陆工程的展开,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运动广场逐渐成为现代化建筑的一员。其内部经历了数次场地翻新:2011年大运会期间羽毛球馆地面由pvc胶皮地面翻修成全枫木地面,2015年增设有氧器械健身房,2018年为准备海峡两岸学生棒球联赛总决赛,足球场进行了草地的翻新,2023年增设瑜伽区域……


南区运动广场2007年建成


时光飞逝,如今的运动广场功能多样、项目齐全。其不仅满足了学生对篮球、排球、足球等多种运动的需求,还集中配置了健身房、击剑馆等特色场馆。


教育学部2021级本科生陈相说:“我最喜欢羽毛球馆。干净舒适,温度适宜。”而何芷莹则喜欢篮球场的一面别有设计的墙,她坦言:“这面墙会带给我运动的冲劲。”


 

南区运动广场


沿运动广场的台阶向下,南区体育馆的东、西二馆分列下沉式广场的两侧。其一楼设计了“架空层式”的开放运动场,顶层还配置了“天台球场”。这种设计实现了空间的最大化利用,不仅能促进空气流通,还能增强场馆与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


人文学院2022级本科生何芷莹回忆道:“早上天台球场的日出格外好看,高楼大厦之间,阳光在玻璃幕墙上闪耀,那一刻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运动,还在与大自然、城市风光进行无声的对话。”


运动广场的“对门”是石头坞广场。“坞”,意为四面高、中间凹的地方,形象地概括了石头坞最初作为“溜冰场”的模样。20世纪80年代,旱冰运动风靡一时,由深大学生工程部设计的石头坞广场应运而生,常常可见三两结对的伙伴或情侣在这里自在滑冰。


1988年初,这里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旱冰协会——深大旱冰协会。后来,旱冰场边上建了一座堡垒形状的建筑,其外墙全部由石块砌成,颇有一番趣味。


石头坞“溜冰场”


石头坞历经几次变迁,如今已然成为深大学子举办活动的“大本营”。白天,同学们练习滑板、滑轮、单车等特技;夜晚,阵阵电吉他、架子鼓等乐器的声音从石头坞广场上的彩色集装箱传出。


传播学院2022级的本科生许泽望用“生机”和“活力”形容石头坞广场:“这里虽然有着三十多年的历史,但它一直是深大学子举办活动的热门场所,看上去十分年轻。”


石头坞的“邻居”是海滨游泳池,其被形象地称为“小梅沙”。经过后勤保障部在2023年对海滨游泳池进行整体翻修,已于2024年的4月重新开放。其中,游泳池的瓷砖已翻新完毕,旁边的泳池房屋也在重新装修,第一层将用于日常活动和课堂教学,第二、三层将用于心理健康与教育咨询中心的日常工作。


对此,教育学部2021级的本科生陈相满怀喜悦:“大家都对南秋馆的重新开放盼望已久,相信这里会成为深大学子夏天的好去处。”


海滨游泳池


回望南区运动场的发展史,从滨海之郊到钢铁森林,南区运动广场承载了代代学子的“限定”回忆,镌刻无数青年的热血青春。

sport


元平漫步,南体击球,畅游北夏,歌筵石头坞,粤海校区的体育场馆是万千学子运动青春的见证者,是运动回忆的储藏者,更是深圳大学运动朝气的闪亮名片。它们永远洋溢着青春活力,它们和深大学子的故事生生不息,赓续绵延。


文字 | 姚颍恩 林季宁 张琪曼 邓蕴盈 万沁锐

图片 | 庞审 

排版 | 邓蕴盈

责编 | 罗玉霖

监制 | 楚美丽

鸣谢 | 后勤保障部体育场馆中心

往期推荐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深圳大学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