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女孩被标价成“种子”和“土地”。又一新闻是护好孩子。

喜欢请关注加🌟 秀才读史论公道 2024年09月04日 15:56


这条新闻说晚了,其实26号下午哥有看到河南台《都市报道》那条视频。

但瞅了眼标题“年轻女孩消耗身体赚钱卖卵十几次”,以为是旧稿剪辑就没在意。

今早发现刷屏才注意到细节,毛骨悚然。


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白天在青岛妇幼坐诊,晚上被专车接去豪华实验室取卵、移植;

专人通过网络物色“卵妹”和“孕妈”,按照颜值、健康程度等分为高低端,她们没有名字,只是“种子”和“土地”;

名义上做试管婴儿咨询的公司,暗地里搭建450万取卵实验室,一个孩子75万、筛选性别加20万、一张出生证明5万。

而所谓的“高配实验室”藏在青岛一个几乎废弃的汽配城里。

800平米,号称北方最大,堪比三甲。

但大门紧闭,平日里怎么敲门都不会开。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黑幕的揭露者,又是我们熟知的打拐公益人,上官正义。

今年6月,他通过卧底掌握到青岛老板从某超开设代孕机构、勾结三甲医护的非法行为。

企查查显示,这个“从总”名下有两家公司,一家试管婴儿技术咨询,一家细胞技术研发与应用,均不具有开展辅助生殖的资质,却自称在代孕行业干了十年。

他斥巨资建了个地下实验室,工作人员五六个,有人负责找代孕妈妈和供卵女性,有人跟医院谈合作,还有人负责杂务,有时保洁也会被安排去做B超……

核心工作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

青岛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某,莲池妇婴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钱某某。


24年3月10日前后,这里开始了第一台手术,之后平均三五天一台。

每次手术前,有人专车接送李某和他随带的麻醉师,另有一位护士参与。

术后李某会收到一个装着1500元现金的信封,麻醉师因为自带麻醉药品,每次2000元。

不是,麻醉药这么好开,还带出来?


据称,最初一个月由李某主刀,钱某某在一旁观摩,4月李某不再参与后,钱某某接手。

但她并没有辅助生殖的专业背景……

哥很唏嘘的是李某跑路的原因。

有个女孩捐过十七八次卵,说是每三个月就要捐一次,有一回她忘了塞机构给的麻药,手术时痛到整个走廊都能听到她的惨叫。

当时给她取卵的就是李某,那之后他就不再来了。


有良心,但不多。

7月,上官正义前往李某和钱某某的医院,找他们当面核实。

李某从最初的矢口否认,到“没直接参与、成立时去看过”,再到看见卧底照片后承认去过几次,具体几次不清楚,拿过多少钱也忘了。

辛辛苦苦干到副主任,怎么就走到这一步。

视频里哥能听出他的绝望:我可能就像你说的,职业生涯完了,我很明白。


钱某某同样不承认直接参与。

在不停追问下只是笑着说自己去看看,想跟李某学,后来李某不干了,她也就没参与了。

目前,青岛卫健委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核查,两位医生也已停诊。

然而三天后的29号,上官正义正面硬刚:我提到那么多涉案地,也妹人跟我联系啊?

据他掌握的证据,“从总”的机构至少向山东、江苏、辽宁等3省5家医院输送了其他代孕机构的代孕产妇,安排生产,收取出生证明的钱。


哥不惮以最大的善意揣测,不联系约莫是为了保护卧底吧:)

志愿者们已经走了999步,就差临门一脚了。

别让他们的努力成了笑话。


大号练废了没事,小号记得啊。

深圳的陈先生夫妇已育有两女,近日又成功生下四胞胎女儿,因多胞胎生育成本高,孩子早产需要在保温箱观察,但他们收入一般,希望得到社会资助。

面对网友“重男轻女”的质疑,陈先生否认:怀孕时便知道四胞胎都是女宝。


等等,不在意性别,为撒会提前知道胎儿性别?又是通过什么非法途径知道的?

避孕套嘛不买,医生建议减胎嘛不听,经济压力大知道伸手了。

想想也是荒诞,有人生不出孩子昧着良心高价买,有人一生生六个又养不起。

造化弄人。


年轻人不知好歹,四人间你就偷着乐吧。

8月28日,有网友爆料河南信阳第四高级中学的高二女生宿舍,48人一间房。


你说夺少???

养猪这么搞都怕得猪瘟吧。

很快啊,当地教体局发布通报:

是学校在尚未开学时进行校舍改造,将教学用房作为了部分学生的临时宿舍。已责成学校立即停用,拟入住学生临时安排到附近校区,待宿舍改造达标后再安排学生入住。


恕哥新闻看太多,想到不少因人员过于密集发生火灾的悲剧。

人身安全是大事,就怕出意外。


对钓鱼佬的刻板印象+1

对钓鱼佬的刻板印象+10086


有媒体报道说不是河里钓到的,是河边捡到的,也挺有宿命感了。

黄风岭~八百里~

哪位玩家出bug了?过了黄风怪,菩萨头还没回去。


看了下视频里钓鱼老哥们跟民警的合影,仨人里有俩是啥也没出啊。

但凡钓着条小鲫鱼也拎上了。

经过了两天的适应期,从昨天开始,我每天送娃去幼儿园的行程,迭代成送娃上小学。
可这两天,小学相关的新闻看得我揪心。
9月3日,山东东平县佛山小学门口,正是早上入校的时间,家长按要求领着孩子排队进校。
一辆校车大巴失控,冲入人群。
目前11人遇难,包括6名家长,5名儿童,另有1人伤情危重。
校车为什么会失控?
是汽车问题还是司机问题?
意外还是故意?
还有入学为什么要排队?
这些都需要答案。
就在昨天,9月2日,当地刚重启了“护学岗”,旨在“全力维护校园安全和学校周边良好的治安交通秩序”。
显然没有人想到,校车,会成危险源。
同样难让人理解的,还有事故发生后,其余学生仍按要求正常上课和参加军训。
拜托,先给学生安排几位心理老师吧。
总不能既护不住生理安全,也守不住心理健全。
另一事件则从反面证明心智培育的重要。
发生在上海徐汇中学。
9月2日,上海最高气温36℃,一名六年级学生,在整齐的队列中晕倒。
大家之所以能看到这一幕,是一位学校附近的市民,看到孩子们高温天里站了许久,不忍心才拍下来。
男生晕倒后的30秒内,至少20名同学看到有人摔倒,竟然无一人走出队列上前帮忙。
怎么回事?
我小时候起码一群人围上去把同学往医务室背。
前后左右既没有墙,脚上也没有链子,眼瞅着小朋友依旧整整齐齐。
更诧异的还有旁边的一位成年女性,四五米开外,低头专注看手机,完全无感身后发生了什么。
直到男生倒地30秒,缓过神来的同学中,先有一名男生试探举手,提醒老师往这里看。
随后更多学生举手示意。
天性中的悲悯与互助,终究还是觉醒了,在秩序束缚中发出了本性的求助。
这时一名男子背手而来,让学生躺好,转身离开。
不知去了哪里。
他刚离场,还有一名保安经过,愣是没看到有学生跌坐当场。
完全目不斜视。
富贵都能感受到,一个晕倒清醒后依旧虚弱的男生,他等待救助,周边全是一种被秩序隔离出来的冷漠。
一众孩子似乎已经习惯规训,违反规则会被批评的恐惧被刻在了骨子里,将害怕批评搁置在救助同伴之前。
不仅没有上前帮助,连大声呼救都不敢,就没人告知他们,在规则秩序面前,活生生的人命和守望相助的基本善良更重要?
在那位居民俯拍的镜头里,满屏人群,拥挤又冷清。
所有人都像被下了蛊一般。
其实富贵也明白,小孩何辜。
他们被要求得太多,你不能动,动就要扣分。
他们面临同伴陷入困境时,潜意识思考的,是我现在能动吗?
对于这种集体冷漠,学校给出了回应,很空话。
体锻课上孩子晕倒,现在安全,已经回家。
深入调查。
严肃处理。
至于如何深入,调查什么,旁人别多问。
如何处理,你们也看不到。
一纸盖戳的回应,就是告诉大家,这事我们知道了,网友也知道我们知道了,先这样哈。
至于该不该考虑优化一下教育设置,我们不说,你们也别问,问了也没用。
讲真,富贵还是第一次听说体锻课,这又是什么新花样?
不是有体育课吗?
听名字是锻体专用,脑补铁血扛沙包,铁掌炒栗子,或者打球跑步跳绳也行。
现实的体锻课难道是列队熬日头?
不许动的那种。
旁边的成年女性反倒是防晒措施齐全到位。
看到孩子晕倒,总有大聪明语重心长吐槽学生体质弱,要循序渐进加强体能训练。
现在小学初中,课间十分钟不许跑不许闹,恨不得所有人有序排列晒太阳,让导致学生体质弱的环境,主动去给孩子做体能训练。
缘木求鱼,完全不搭边。
学校要的是安全,别出事,稳稳当当让孩子来,让孩子走,体育课形式上应对一下,就完事了。
孩子别多嘴,别生事,把天性摁下去,将来听话又好用,完美。
可谁愿意自家孩子被当作工具人塑造呢?
所以富贵看到义务教育学校课间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的话题,就像看到一帮人讨论每周双休变为休息2.5天。
所谓浮光掠影捂盖本质,不是延不延长的问题,而是不许孩子动的问题。
不让孩子动,即便课间变成半小时,又有什么用?
用来体锻晒太阳吗?
这周才到周二,都是让家长窝心的新闻。
午饭时不同部门的同事聚一起,已婚同事聊着对孩子教育的担忧,看在新同事眼里,现场充满了避孕的氛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秀才读史论公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