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邱东:中国经济非二说

邱东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1-02-02

     【作者简介】邱东,经济学教授,曾任世界银行全球性国际比较项目(ICP)技术咨询组(TAG)成员。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1年第2期(总第52辑)。


新年刚过,媒体纷纷报道中日经济总量的对比,并加以热评。

日本内阁府2月14日公布了2010年第四季度以及全年的经济数据,2010年日本GDP为5.474万亿美元。对比此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中国GDP为5.879万亿美元,中国全年GDP首次超越日本。

对此,有人点评:日本GDP规模排名全球第三,结束了长达40多年“第二”的地位。

中日经济总量的排名换位,事实如此。

但说“中国成为第2大经济体”却大有问题,尽管热评似乎已经很冷静了。

               

我想提请国人特别注意的是,规模比较的着眼点应该是“经济体”,而不是单个国家,二者大有区别!

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经济的区域化,因而,我们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就不能不考虑到并看重这个因素。不然,其现实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大家知道,当今世界上经济区域化的极致便是欧盟(EU)。于是,我们就经济总量说雌论雄时,最不可看漏的就是欧盟!

在网上乱翻,看到了2008年世界各国的GDP排名,据说是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的The World Factbook。其载:欧盟27国的GDP为18.93万亿美元,而美国则是14.33万亿美元。

啊,闹了半天,在美国人眼里的“世界事实”深藏玄机:若以经济体来论,美国不一定就是世界老大!还有欧盟紧紧相逼哪!

欧盟,确因美国超霸而起。欧洲的政治精英深深知道,老牌帝国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与美PK,打起交道来总是吃亏。二战暴发户挤兑欧洲诸雄,逮着机会就给力,好多时候连点面子都不给,是可忍,孰不可忍?单枪匹马不成,要想切实保护各自的国家利益,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结成区域联盟,方有些许可能与美国抗衡,少受点欺负。

欧盟的创立和发展几十年坎坎坷坷。固然有其内部原因,但最大的负面因素就是来自超级霸主美国的掣肘。试想,如果没有美元的打压或竞争,欧元何以一贬再贬,如此不堪?如果把经济竞赛比作货币战争,那主战场就绝对是美元与欧元的对阵。希腊债务危机看是高盛公司落井下石赚昧心钱,怎么就敢断定其中没有美国国家利益的驱使?

不管步履怎样艰难,欧盟还是坚持朝一体化的方向走。而有欧盟跟美国在前,中国怎么就敢妄言“第二大经济体”的位子呢?单是经济总量,就还差着至少几十年以上的光景哪!

其实,有了欧盟在,日本早就不是第二大经济体了,这是国际上一直没有说破的事实。主导欧盟的德法等国不愿意往这上说,美国人心里有数不用说。日本人已经被折腾得够呛了,说不说意思不大。苏联大分裂大落败,俄罗斯一时还顾不上说。G8各怀心腹事,这事儿就这么搁下了。

既然日本原本就在各经济体中排位第三,那中国在总量上超过日本,也就勉强第三而已。

                        二

判断中国是不是第二,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系,那就是看看美国对老二的现实态度。

前鉴不远,日本是的确做过世界第二的,当时的欧盟还不那么成体统。从美国数下来,就挨着日本了。即是第二,就得享受相应的政治待遇,就得切实体验其中酸甜苦辣各番滋味。

美国是咋对付日本的?世人皆知,“广场协议”签过之后,竟带出二十多年的经济低迷。冷战给了日本二十年左右的战略机遇期,风水大逆转,又还给你一个“失去的二十年”,虽说人家老本儿还紧紧藏着掖着,但疲软却总是难免。

日本跟美国可同是资本主义制度啊,政治血缘上亲着呢。两国经济上依存度那么高,本该有投鼠忌器之虑,不至于竞争起来下毒手。更加上二战跑到人家国土上扔原子弹,还欠着道义上的良心债呢!种种团结的理由都没用,照样是搞死你没商量。

时任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有言为证:“决不能让日本成为冷战后的赢家”,于是乎,贸易战、货币战,离间战,软硬实力兼施。所谓言必信,行必果。到头来,日本又一次战败,“说不”无奈又改回了“说是”。

历史屡屡告诉我们,美国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国家,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亲娘舅来依然不成。偏偏美国的卧榻又是那么大!需要的时候,人家可以是美洲国家,也可以是欧洲国家,可以是大洋洲国家,也可以是亚洲国家。压根儿不需沿用“日不落”三个字,在美国政客内心里,在世界任何地方,星条旗永不落。

还有,美国又是玩战略的高手。美国的政治精英们具有最强的战略本能:战略意识敏锐,战略格局明晰,战略手法娴熟。放长线钓大鱼,更是他们的看家好戏。

仔细琢磨一下,二战时他们那火候拿捏得多准!把英国、苏联和德国耗得差不多了,再挺身而出。就连攻克柏林的机会都舍得让给苏联,不是做收渔翁之利,起码是用最小的代价达成最佳的战略效果——登上世界霸主的宝座。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日本财团控股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尽管那是“美利坚的标志”,山姆大叔也没自乱阵脚。嘴上没说韬光养晦四个字,做的功课却十足。时辰一到,让美梦乍醒的买主大吐血而后滚蛋。

有人说,美国选定对手的标准有三:实力是否会对美国形成挑战?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是否与美国有别?种族和文化是否与美国异质?按这个标准,英国只够第1条,日本够1、3两条,苏联曾经是三条全占,中国是够2、3两条,第1条还差不少呢。可历届霸主杯的比赛过程展示给我们的是:标准其实只有一条,谁实力最近,谁就是对手!国家利益当前,神马都是浮云。

美国的国策是相当实用的:不管一时的突发事件如何去应对,实力布局总是咬准其战略目标,万变不离其宗。

             

 比较一下美国对老二与对中国的现实态度,就可以瞧出些与表象截然不同的端倪来。

中国的社会制度与美国大有不同,苏联倒台后,这就上升为美国政客们最不能容忍的。为什么美国还没有像折腾日本那样来折腾中国呢?说他们不想?肯定是违心之论。所谓“亡我之心不死”,倒是句大实在话。可为什么还没有来下死手?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我以为,其中一个重要理由是“还不屑”。

之所以“还不屑”,说穿了,就是中国还不够强大,还没到时候。即使中国是对手,也不过是个“发展中”的对手,是潜在的。起码现在还轮不到中国来决赛对阵,还有更大的块头需要美国去应付。一言以蔽之,中国压根不是什么“第二大”。

在2010年的国情咨文中,美国总统奥巴马突出强调:“我不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有人说这是针对中国而言的,我深不以为然。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中国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也得三十年的光景,奥巴马犯得上把提前量打这么大么?美国政治家们心里明镜似的,所谓“中超美”不过是一个神话,即便真的总量第一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邻国一地震,就能把盐抢购到脱销,这哪里有一点第2大经济体的样子?谁当美国总统,会从内心里看重这样的经济体?那不成脑残了么?奥巴马到底是作秀,还是另有所指?值得我们三思。可别自作多情,谬解了人家的深意,再让人家把我们当夜郎,心底里更加瞧不起。

有分析家说,美国的战略重心已经向亚太转移,这是跟我们懂真格的了。我以为,即使美国真心重视亚太,也不一定就是冲着中国来的,至少不全是冲着我们的。这里是俄罗斯的东出口,这里有日本这个老对手,就是印度也不能搞太大发了,新兴国家多了,要提防的可不止一两个。甭管谁,想要在亚太当老大,一律封杀之,这在美国来说倒是真格的。

有一个美国人私下里曾对一个中国人说,你们有十几个邻国,我们只要在其中的一个制造点麻烦,就够你们忙活两年的。这哥儿们狂是狂了点,可挺实在的,一语道破天机:对中国暂且不用牛刀。

有的国人不识此相,他们骄傲地认为:当今的中美实力对比超出了当年的日美对比,美国是欲折腾中国而不能。

不能断定此说毫无道理,但有丝毫的道理跟没啥道理也相去不远。全力对付中国,美国现在确实腾不出手。与穆斯林世界的冲突,俄罗斯的重新崛起,“流氓国家”的捣乱,都会让“世界警察”分心。

然而最需要美国给力且悄然的,还是与欧盟的竞争,是尽一切可能延缓欧盟一体化的进程。欧盟真的国家化了,那美国就是世界第二!欧盟的一体化,不光是经济的,还是政治的、外交的、社会的、文化的、法律的,甚至是军事的。无论哪一方面,都是美国大佬所不乐意看到的。

主要是因为欧盟的存在,我们才稍稍好过一些。所谓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说白了,一种偏安而已。

大棋局如此。

                           

     上边主要用美国的“排兵布阵”所向,说明了中国并不是第二大经济体。这儿从国家间竞争的道理再啰唆几句。

明明有美国和欧盟作为超级经济体赫然于前,明明中国刚刚在经济总量上超出日本一点点儿,充其量可以居于第三,可欧美日等国还有不少人大肆渲染中国所谓的“第二大”。更有甚者,还有人早早就造出“美中G2”乃至“中美国”这样离谱的概念来,这种“被强大”究竟是为什么?

中国的GDP还不及美国的1/3,在经济总量上显然一高一矮,硬摆在一起,哪里会有G2的样子?正如女影星个子再高挑,可若是跟体育棒子姚明站在一块儿,比例没个不失当,看上去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儿。

真有这么多人看好中国的今天和明天么?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当然不乏国际友人。但“唱荣中国”的合声里,口是心非者肯定会有,那叫“揣着明白说糊涂”。反倒是“唱衰中国”的人表里如一,口言心声。

对欧洲、日本、印度等国的政客而言,高叫大喊“中国已经崛起”,把美国的注意力尽可能引向中国,嫁压于人,大可以减轻自己所面临的巨大竞争压力,从而为本国或本地区打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空间。这还不算嫁祸于人,但肯定难逃以“邻”为壑的嫌疑。

对美国的政客来说,则是要防患于未然,早日敲响警钟,以免身边真的冒出一个强有力的对手,对其国家利益带来重大威胁。美国对欧盟的遏制,在苏联垮台前就有了。1989年以后,应对西伯利亚熊的战略需求减弱,更是上升为主要矛盾。可那是只能做不能说的事儿,毕竟人家是历史上多少年的盟友,毕竟还有血缘关系。而遏制中国,却是不难出手,说得出也做得到的。既然可说,那就可以随便说,正说行,反说也成。用强大的舆论把你逼在一个谁都不待见的位置,说本身就是遏制的一种。

说穿了,都是国家利益使然。

现代社会以来,不少大国政客嘴上可是不大讲国家利益,更有御用学者提出并强调“国家主权有限”的主张,甚至将之提到了人类进步的历史高度。谁稍有怀疑,就是不开化。谁稍有不同意见,就违背了普世价值,大逆不道。

然而我以为,这主张还没那么纯粹,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对别国国家主权很有想法的人,至少是不把别国当做国家的人。如果这种主张被广为接受,强权国家对别国主权各种形式的侵略就有了法理基础,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

当然,这种主张是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的。有实力了,就强调自由竞争;怕被压垮,就搞贸易保护,国家间的博弈历来如此。强权国家往往会摆出一副相当公允的架势,你也可以来限制或使用我的主权啊,我们完全是平等互惠的嘛!话语之间透着一股底气。试想,一个大个子要跟小个子公平竞赛,以上帝的名义信誓旦旦:拳打对方的次数绝对相等!小个子如果天真地应了这比赛,将会得到一种怎样的下场?

有忽悠,就该有反忽悠。

说到经济体的排位,我们应当以“美欧G2”来回应,明确提出并强调“美欧盟”的概念,也不为过。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更何况言之凿凿。要说这世上确有G2,那就该是美国和欧盟,两个经济巨无霸,货真价实。

                       五

 经济发展过程中,很多人特别警惕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其实,做“第二大经济体”是国家发展中最大的一个陷阱,我们不可不察。日本经济的二十年低迷,就是这个陷阱最为惊心动魄的活案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诸多不顺,说穿了,也是“老二陷阱”使然。

远交近攻,不只是表现在地理区位上,在实力排阵上也有此策,或者说更是如此。

任何老大都不希望有老二贴着太近,当朝的美国如此,曾经的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也是如此。如果有那么一天真出现了新的老大,绝对逃不出这种心态,屁股决定脑袋,概莫能外的。

而且,国家大了强了,往往容易失去活力,明确一个老二做对手,是大国政客们一个相当有效的执政手段:举国所向,容易激发国内发展动力,调度各种资源也出师有名,可比其他政治措施灵光多了。可见,老大也需要一个老二为敌,真的即使不在,假想的也成,这是政治生态的必然。

不光老大不喜欢老二,老三老四等等也都不喜欢老二,其不喜欢的程度甚至会超出老大。只要有可能,只要时机成熟,老三老四等就会合兵一处,配合老大把老二废了。前鉴不远,对付冷战后的日本,可不是美国单打独斗,英德法等国也没轻忙活。以日本人的精明和强悍也招架不住,好多东西是协议出来的,明是费厄泼赖,自知苦果也不得不吞下去。可见,老二之难,是国家间竞争的规律性现象,题中应有之意。

眼见着这是个大坑,跌进去的滋味不好受。正因为如此,哪个国家都尽可能躲开,绕着道走,知强而守弱。利益相关者都愿意指认别国为老二,就看选哪个角度说事了。有的愿意按单个国家来论大小,有的愿意按经济体来说短长,两个排名都有,各取所需而已。人总能找到理由说是,或说不是。强力就可强词,强词就可夺理,国际竞争的伎俩太多,让人眼花缭乱。

还没见过像中国人这样痛痛快快认账的,莫不是春节长假期这白酒灌多了?上来就以第2大经济体自居,全不顾东南西北在哪里。难怪约瑟夫·奈指责中国在国际金融危机后误判形势,抛弃了“韬光养晦”。这位哈佛教授当过美国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克林顿一入白宫就召他请教对付日本的高招,“软实力”一词就是他发明的,对他的判断我们不该认真反思么?是啊,我们原本说“五十年不变”,这才三十来年,就守不住了。国人穷怕了,定力差了点。

发达国家不是鼓吹全球化么,那咱该就顺着人家的章程来说事儿。国家集团是全球化的一种实现方式,一国入了国家集团,说明其全球化程度比较高,集团内的国家界线不那么分明。特别是欧盟,就是要朝一体化目标走,连法律都在搞大一统,政治治理上比好多国家还“国家”呢。到了经济体排名时,怎么还能不把人家当个单位呢?

中国经济也就是块头稍微大一些而已,但要搞到美国和欧盟那种发达水平,起码三十年内是没戏的。苦熬着刚离开“低收入国家”的洼地,前面立马就有“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等着,前途本已多险。再糊里糊涂把自个儿认作老二,眼看着有坑也往里跳,那可真就有点二。糟鼻子不吃酒驾车,妄担酒驾的名,还要罚款且扣分甚至吊销执照,不是亏大了么?

   故而,排位往前靠了,国人先别忙偷着乐。对陷阱不可不留心,不可不明察,断不该欣欣然接受所谓“第二”的封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