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咏给明就仁波切 | 轮回六道是具烦恼的,我们对它们的执着限制了自己的经验

噶举法幢
2024-09-20


摘自:明就仁波切著《归零,遇见真实》





现代人总是以一种不变的心态来谈论自己,比如说“我是个爱生气的人” 或者“我天生就是爱嫉妒”,也或者“整体来说我是贪婪的”,强调某一道的主要特征会加强业力倾向。把巨大的复杂性汇集成一个简化的概要,我们在错过本应了解大部分事物的同时,还受到蒙蔽而认为自己知道自己是谁。这使我们一直在重复的圈套中轮转,并且使得“发现自己是谁”的选择变得狭隘。


确切来说,轮回的六道被认为是“具烦恼”的,因为我们对它们的执着限制了自己的经验。我们都会多花些时间在某些状态,而少花些时间在其他状态,但是当我们为了确定“真实的我”而优先选择其中一个时,便会使我们更难接触到能影响自己如何感知与感知到什么的各种变化。而这些永无止境的变化,又促使我们的习惯自行地一再循环。


六道能帮助我们从动态的角度去认识情绪,而不是以我们的性格不变的面向去认识。我们可以不再说“我就是这样”,而是会重新考虑和思考:这是我不时会有的感受。退后一步会创造一些回旋的空间。愤怒、贪欲和无明能诱使我们中计,就像是吸引游客的圈套那样,但它们不是一辈子的住所。


“道”这个名相指的是某种广大的事物,尽管它不会比我们对它的感知更大或更小。如此一来,“道”于是可以扩展“我”的狭隘性。举例来说,要了解从地狱解脱的自由,就必须允许嗔恨死去。如果我们安于和嗔恨同在,让它有如我们身上的肌肤一般,那么转化嗔恨这件事情就像死亡本身一样。然而,试图保护自己免于一死,只会让囚禁我们的这个烦恼长存不朽。


心习惯性地认为,在不同道之间、入出息之间,或是变换念头之间,其所经验到的转变是不间断的。然而,如果加以检视,我们就能了解:它们之间总是有个空隙,就存在于我们以为持续不断的事物之间,这个空隙的空间,就跟呼吸和念头一样。即使我们谈的是持续不断的“此刻”,但仍然有些时刻会带来认识空隙瞥见空性的极佳机会。


比如说,我们现在吸入一口气,在这次吸气历程中的每一刻都会是另一个“现在”的片刻;在吸气结束的最后一刻,就在明显转变的边缘的那一刻,能增强我们对变化的敏感度。因此“这一刻”有着更大潜力,能够连结对于始终存在的空隙的觉知。坐在火车上,我就处在一个很大的中断过程,而且是明显、刻意截断自己的模式。我就在边缘上,在吸气和吐气之间。我还没有完全离开,当然也还没有到达。


太阳已然升起,我无法察觉到它是何时升起的,只能认识到这件事已经发生。



阅读更多精彩开示


圆满佛陀意趣的步伐 

一步也不可延迟退转

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噶举法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