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斩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他还是闻一多的外孙……

董婧佳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

“长江韬奋奖得主”“四获中国新闻奖”“名人之后”……尽管拥有这些耀眼标签,但从业30年来,中新社香港分社原总编辑王丹鹰在同事眼中始终是一位低调内敛的谦谦君子。甚至在中新社内部也很少有人知道,王丹鹰其实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的外孙。王丹鹰告诉小牛,外公当初的新闻理念不仅至今未过时,而且竟与中新社提倡的中新风格不谋而合,他亦始终践行其中、乐在其中。

闻一多与外孙:穿越时空的新闻对话

在“X二代”“X三代”频上热搜的时代,王丹鹰是个例外。对于“闻一多外孙”这个身份,他从不主动对外提起,内心却一生都在追随外祖父的情志。


虽然从未谋面,但自小母亲就常和他讲外祖父的故事,讲外祖父在仅仅四十几年的生命中在新诗、古典文学、绘画、篆刻及戏剧等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讲外祖父对祖国炽热的爱,对家人、对学生的爱,讲他为了中国的民主自由而牺牲生命。


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在王丹鹰心中烙下了对外祖父的敬仰,更埋下了对教师职业的敬慕、对祖国文化的热爱。高考那年,王丹鹰的分数本可报考北大法律系,但他毅然选择了北师大中文系。他说:“外祖父的成就是我们这些后代难以望其项背的,但我在做人、做事上始终以他为榜样,我希望,虽然达不到他的高度,但至少不能玷污了‘闻一多’这个名字。”


▲王丹鹰在中新社香港分社办公室。



“子为鱼,方知鱼之乐”

除了广为人知的诗人、学者身份,闻一多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新闻大佬”。自1913年在清华学校学生刊物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名誉谈》,至1946年7月14日殉难前一天,他参与创办的《民主周刊》刊载其文章《为李公朴先生死难题词》,在46年生命中,先生与新闻界的联系竟整整持续了33年,仅参与创办或编辑的报刊就有10余种。


闻一多极看重言论,曾提出舆论批评须遵循五项条件:鼓励善良、注重建设、务避愤激、力矫浮夸、删除琐碎,还曾呼吁:“小心些做文章!大胆些发表文章!”即使过了一个世纪,这些观点在当今新闻界依然堪称“业界良心”。


或许是冥冥之中命运自有牵引,王丹鹰毕业后被分配至北师大分校中文系讲授中国古典文学,圆了教师梦;七年后,因缘际会入职中国新闻社专稿部,转战新闻界。没想到外公的新闻主张竟与提倡客观平实、短小活泼的中新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王丹鹰说,作为闻一多的后代和中新人,有机会站在这样一个理论契合点上去实践,是一件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


中文跨界新闻之初,王丹鹰感到自己最大的问题是不能用新闻眼来观察新闻事件。他回忆1991年采访第一届国际少林武术节时写的一篇专稿《少林印象》称,“从这标题就可看出,当时的我还没完全从中文的角度转轨到新闻的角度”。


“后来慢慢悟到,其实不必刻意去找所谓的新闻点。”王丹鹰化用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说,“子为鱼,方知鱼之乐。只有把自己放在读者的位置上,才能知道读者关心的是什么。而你要做的就是把读者最关心但又无法知道的事件真相、背景等写给他们看,讲给他们听。悟到了这一点,也就逐渐上路了。”


上世纪90年代一次赴维也纳采访期间,当地一位陪同人员说,“记者就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敢写的人”。“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也有几分真实性,我听后心中一震。”王丹鹰说,自那时起,他便一直把这句话作为警示,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敢写的记者”


▲2018年11月,时任中新社香港分社总编辑王丹鹰率团前往菲律宾调研,了解当地华文媒体对中新社文图视稿件的最新需求。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逝世。时任中新社专稿部副主任章新新立即布置报道任务,交代报道基调:要向外界传递两个信息,一是中国会坚持改革开放,二是中国大局稳定,不会因邓公去世发生动乱。稿件由王丹鹰执笔,多名记者分赴多个地点采访。


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政治家,邓小平的身体状况一直备受国际关注,上世纪90年代就有海外媒体多次误报其去世消息。邓公去世当晚,官方消息尚未发出,外媒记者们都各显神通紧张求证,有的蹲守中南海西门观察领导人车队出入,有的注意到中央电视台15层灯火通明证明领导仍在办公,有的甚至直接跑去了邓家……据时任路透社驻中国首席记者马珍回忆,当得知路透在所有世界级通讯社中第一个发布邓小平逝世的消息时,北京编辑部的一位男记者放声大哭。


邓公去世激起海外舆情波涛汹涌,而王丹鹰此稿标题却为《北京平静接受邓小平去世》。“邓小平逝世后对他的评价,反映着中国会不会坚持他开创的改革开放,会不会坚持他提出的‘一国两制’,这是外界非常关注的。”王丹鹰说,他主要从两个层面来结构文章,首先通过开篇即指明邓是伟人、引用讣告的极高评价等告诉外界,中国将坚持改开路线;再通过股市、股民的反应,对街头景象的描写,随机采访等,体现人们的震惊、对邓的肯定与怀念,同时反映出中国“平静”接受邓的离世,社会不会乱,国家不会乱。


所以一篇好稿要精心谋篇布局,每个词、每句话、每个段落的安排都要有目的、有意味。”王丹鹰说,记者写稿要有情,要用情,但情应隐含在客观描写里,隐含在选材里,隐含在字里行间和文章结构里,让读者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去发现,去感受。“借用古人一句话,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误闯专车,获赠部长诗集

记者生涯中,王丹鹰曾两次随团采访国家领导人出访活动。


“荣幸,但也非常辛苦。首先是精神要高度集中,容不得半点差错;其次是节奏紧张,稿子往往得在转场途中完成。而虽然说起来去过很多地方,其实往往去了某个国家,却并不知道这个国家什么样。”王丹鹰说起采访江泽民主席访问蒙古国,当时只忙里偷闲在所住酒店附近几百米范围内走了走。


那次随团采访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有一天宴会结束后,江泽民主席走出蒙古包,来到草地当中,心情愉悦地带领中方代表团成员和记者唱起了中国歌曲。


“第二次是随团采访胡锦涛主席访南美。“王丹鹰回忆说,在古巴,胡主席栽种友谊树,他光顾着采访,错过了拉记者的大车,情急之下上了代表团的一辆轿车。上车后才发现,这是时任外交部长李肇星的车。


“李部长毫无架子,和我聊了几句。刚巧前不久我看过一篇写李肇星的文章,了解到他喜欢文学、诗歌,曾梦想当一名文学家。于是我告诉他我是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的,做过中文老师。他很高兴,我们聊起更多话题。”王丹鹰说,“奇妙的是,李部长竟随身带着他的诗集,并送给了我。遗憾的是这段路程不长,我没来得及就这次胡主席的南美之行采访一下李部长。”


“这些趣事也提示我们,做记者一要事先把准备工作做足;二要遇事不慌,机智灵活;三要有尽量丰富的知识和信息积累,采访中往往会有意外的帮助。”王丹鹰说。


2012年5月9日,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正式开钻,王丹鹰在现场采访。



缘系港澳,家祭毋忘告乃翁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闻家四代汇集北京举行家祭,告慰英灵。一年后,他赴澳门进行回归一周年报道,首次踏上这片莲花地。


▲ 1999年澳门回归,闻家四代举行家祭。


“澳门回归,我外祖父的《七子之歌》被谱曲传遍大江南北,这也使我与澳门多了一份亲近感。”王丹鹰说,这次采访令他直接感受到澳门民众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与纯朴真挚,“中葡文化在澳门的有机融合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本是葡萄牙对澳门实行殖民统治的痕迹,但却折射出中华文化强大的融合力与生命力”。



相比澳门,王丹鹰与香港的缘分更加偶然,却更多几分。1997年,世界银行年会在香港举行,王丹鹰赴港采访。“那次来港给我的印象是空间狭小、气候湿热、语言不通,心中暗想以后不会再来这个地方。谁料想几年后我竟被派到香港分社工作,一待就是两年。”王丹鹰说,“也正是这两年,让我喜欢上了香港。喜爱这个城市的文明有序,喜爱她公共设施的完备、便民,喜爱她中西文化的交融,喜爱她离大自然是那么近,你不管身处何地,无需长途跋涉即可登山观海……”


▲ 澳门回归20周年,王丹鹰带港分团队赴澳门采访后回香港的途中。


2017年,王丹鹰再次赴港工作。“相隔十多年,明显感到香港与内地的交流更多了。在“修例风波”发生前,内地来旅游的人非常多,各省市也常来香港开招商会、推介会。平日接触到的不论公务员、警员,还是餐馆、商场服务员,懂普通话、会说普通话的也比当年多了。”王丹鹰说。


2020年10月王丹鹰带领港分采访团队采访林郑月娥特首。


笔录中华,于风暴中找寻温暖

位于维多利亚港东面入口的鲤鱼门有一家银龙茶餐厅,因老板、伙计、入货员、厨师、会计都由一人承担,也得名“一人茶餐厅”。2019年6月30日,餐厅老板李凯瑚前往添马公园参加撑警活动,随后将撑警标语贴在了餐厅墙上,不料却引来“黄丝”猛烈骚扰诋毁。很快,她的餐厅脸书专页被下架,恶意投诉蜂拥而来,各大美食平台上出现大量虚假负面评价,接到各种恶意投诉的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和劳工署轮番上门调查……经营了51年的茶餐厅骤然间生意额下降了一半以上。


在8月3日的“希望明天”音乐集会上,李凯瑚站上舞台,讲出了自己的故事。中新社香港分社第一时间报道后引起巨大反响,仅微博平台的话题阅读量就达7.7亿,有网友评论说“这是我这几个月见到最温暖最欣慰的视频”。随着李凯瑚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冷清的茶餐厅渐渐热闹起来,来自香港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层的市民自发找来,表达对她的支持。“当我们记者再次到‘一人茶餐厅’采访时,这里的生意已经非常红火。”王丹鹰说。


“这次‘修例风波’组织策划之周密、蛊惑破坏力之强,是香港前所未有的,对一线记者而言,更是一场新闻观、世界观与人身安危的巨大考验。”王丹鹰说,但即使在黑暴肆虐的时候,除了一线的激烈场面,我们的记者仍在寻找普通人的故事,寻找温暖的、体现正能量的故事


▲2010年王丹鹰带考察团拜访新加坡联合早报。


“这也是新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使然。”王丹鹰说,在30年的新闻生涯中,他一直要求自己,后来也这样要求记者们,写出的稿件要有利于国家和民族,要有温度和向上的力量


2020年11月,王丹鹰获得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荣誉——“长江韬奋奖”。年届花甲的他说:“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经历了改革开放,见证了国家走向富强、人民走向富裕,见证着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过程,这是我们的荣幸,也赋予了我们使命。我们应该把这些变化、发展,把我们民族艰苦伟大的奋斗历程一点一滴记录下来,告诉世界,留给后人,留给历史。


▲ 王丹鹰生活中经常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

作者 董婧佳

编辑 吴丹凤

推荐阅读:

中国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他们是其中的“特困户”……

小新Vlog揭秘两会报道,这位女记者十几条稿上热搜…

“国家乡村振兴局”将满月,这些机构名称写错重罚!

两会虽闭幕,这些话题却值得持续关注……

收藏!“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这些内容与媒体密切相关

如何在两会发布会中,用现场特写“抓住眼球”?

两会时评如何有料又轻巧,这里有三个技能……

重走中共来时路,这些“北京足迹”记者必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