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议报道深似海,财经记者如何“海底捞针”?

王恩博 庖丁解news 2022-03-17


从最重头的全国两会,到博鳌亚洲论坛、夏季达沃斯论坛、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进博会等年度国际性盛会,再到平常数不清的各类会议,“跑会”可以说是一名财经记者的工作日常。


▲中国新闻社记者王恩博在总理记者会上提问


大型会议无疑是新闻富矿,但同时也是一片信息海洋,如果只是打卡签到、搬运速记,恐怕难以产出有价值、有意思的新闻。要想从大海中找到最有价值的那根针,个中门道不少。

 

入行近7年,如果要问我跑过多少场会议,恐怕只有堆积如小山的参会证件才能够回答。而见得多了,做得多了,也就有了一些自己的实战经验。总结成三“点”,分享给大家。



第一,有一点准备。

 

采访会议,说白了,还是采访人。

 

除了一些自带光环的重要会议,其本身开闭幕等程序就是新闻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要采访到参会的人,从他们口中问出新闻。比如一些部委官员,著名专家、企业家等,这些大咖就是潜在新闻源


▲王恩博(左)在“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20年度论坛期间采访。


会议上怎么采人?无非两招,一是“堵”,二是“约”。但要想把这两招使好,都需要有一点准备。

 

首先说“堵”。

 

大咖们往往事务繁忙、来去匆匆,即便找准时机将其堵住,如果一时不知有何可问,或问不到点上,那么结果只能是几秒尴尬的对视,以及一个渐渐远去的背影。因此,跑一场会议之前,一定要做好功课,弄清楚有哪些大咖参加,他们关注哪些问题,可以问他们什么。

 

光说不练嘴把式,上案例!

 

2017年全国两会,我被报道组派去人民大会堂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这一天,备受关注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公布,作为财经记者,我最关心的自然是报告中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将怎么定,为什么要这么定。

 

“6.5%左右”!当天上午,这一信息如期公布。我迅速在脑中拟定了五个方面问题增速有何考量、就业有无压力、实体经济如何能振兴、楼市怎么调控、金融风险如何防范;同时,设定好采访目标:有经济学家背景的代表委员。待开幕会一结束,代表委员们走出会场,我迅速在人群中“扫描”采访对象。

 

李稻葵、白重恩、李扬、贾康!有准备果然不一样,在与其他媒体同行们一同配合下,四位知名经济学家一堵一个准。记者们有备而来,专家们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当天下午返回报道组驻地,我迅速完成《“6.5%左右”有何考量?经济学家解读五大经济“聚焦点”》一稿,及时回应了这个受到各方关切的问题。


王恩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再说第二招,“约”。

 

会上“堵”大咖毕竟有不确定性,即便准备充分,也难免有失手之时。但如果事先联系,约好采访时间、确定采访议题,就能做到万无一失。

 

2020年11月,第十二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在北京举行。收到主办方提供的会议议程后,我眼睛一亮——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疫情之下,国际性会议几乎停摆,能采到有国际背景的大咖本就不易。再加上当时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刚结束不久,热点尚未散去。这等机会如何能错过?   

 

我赶紧联系主办方,沟通协调是否有机会约访诺罗夫先生。得到肯定答复后,我精心准备提纲,最终在会议间隙成功完成专访。诺罗夫先生也准备得非常充分,原本预计15分钟左右的采访持续了约半个小时,内容十分丰富,金句频出。随后,就有了《专访上合组织秘书长诺罗夫:中国救了世界经济两次》一稿,海内外传播效果都很好。

 


第二,有一点“挑剔”。

 

采访会议,要主动出击,也要侧耳聆听。面对面采访大咖们固然重要,但更不能漏掉与会者在会议演讲、讨论中释放的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一场会议短则半天,长则一天甚至几天,发言者众多。在报道时要有一点挑剔,找到新闻点,而非面面俱到,做一名速记的搬运工。

 

如何找准新闻点?

 

一是挑发言嘉宾。发言嘉宾排成行,正如前文所说:找准了大咖,就找到了潜在的新闻源头

 

如2019年在北京举行的创新经济论坛上,时年96岁高龄的基辛格来到现场。当时正值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之时,这位曾对中美关系作出贡献的老人来到中国,本身就是一大看点。说夸张一点,无论他谈了什么,都是新闻。


▲2019年11月23日基辛格参与创新经济论坛,来源:央视视频截图。


不过,由于基辛格年事已高,他出场的环节时间不长,内容也不太丰满,简单发完微博等新媒体稿件后,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好在这位老人的经历实在太过传奇,我便从基辛格当天有关中美关系的讲话延展开来,结合他从“神秘访华客”到“中国老朋友”的故事,写下《96岁基辛格再访中国:希望中美经贸磋商取得成功》这篇带有人物特写性质的稿件,既有信息量,又有可读性。

 

如果没有基辛格这种超级大咖怎么办?那就挑重点议题。

 

2015年9月,我接到了参加当年在大连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任务。当时的我工作不久,第一次参加国际性会议,多少有些不知所措。会议开始后,一天好几个分论坛,主题包罗万象,几十名嘉宾你一言我一语,实在令人头昏脑涨。好在我很快冷静下来,想到一个办法:合并同类项。尽管分论坛不同,但嘉宾们谈的议题却有相同之处。我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其中最受关注的那几个。

 

关注财经新闻的同行们可能还记得,2015年金融领域可谓新闻不断:A股市场震荡、“811”汇改、人民币加入SDR,都是影响深远的大事。这些议题,达沃斯论坛上的与会者怎么可能不关注呢?他们对此提出的观点或所见略同,或针锋相对。将其梳理清楚,有逻辑地串联起来,不就是一篇有价值的新闻吗?

 

于是我扣住上述几个热点,完成了《达沃斯热议中国股市:震荡无碍中国经济》《达沃斯聚焦人民币:国际影响力渐增 应加入SDR》等几篇综述,在外报都获得了不错采用。这一操作模式,在往后的会议报道中也屡试不爽,成为标配。

 


第三,有一点“叛逆”。

 

首先说明一点,我们在采访会议时,当然要遵守相关秩序和要求。但在某些特殊场合,有一点“叛逆”,或许也不是坏事。

 

前文提到的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就是一个例子。这是由彭博社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一场特殊论坛,时点也处在中美经贸摩擦的特殊时期。

 

如何化“客场”劣势为传播优势,占据报道主动权?

 

中新社报道组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整和优化报道方案。注意了!这里就用上了之前提到的两“点”。

 

在选题方面,我们精心筹划多组稿件,结合热点和与会代表专业领域准备了近百个采访问题的中英文版,争取到采访机会后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在报道方面,报道组安排突破能力强的记者,争取实现对国际嘉宾的采访,获得一手素材重点嘉宾,如基辛格、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比尔·盖茨等进行了重点报道

 

▲中新社2021年两会报道组


尽管主办方此前要求记者们统一在媒体中心活动,但我和同事们发现,嘉宾们在会议间隙会来到会场外的大厅休息,此时上前与其交流采访并不受限制,而且主办方亦在此设有专门供外媒使用的采访间。于是我们便多路出击,一方面赶紧联系熟识的中方参会嘉宾接受采访,另一方面“扑”向平常难得见到的一些外方嘉宾,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采访素材。

 

也正是基于这些采访素材,中新社此次论坛稿件沿着“看未来”“看中国”“看世界”三个维度展开。在闭幕盘点之际,我们还集中发布一组共计10篇稿件,包括中国创新、中国经济、中国开放、中国前景、中国机遇、中国担当、中国角色以及世界变局一组三篇稿件,全方位向世界展示中国观点,回应当前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重点关切。“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 组合报道也获得了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019年11月王恩博在创新经济论坛现场。


以上就是我在实战中总结出的几点会议报道小经验。在我看来,“跑会”既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也是一个复杂的活儿。说它简单,是因为跑得多了,也就有了“套路”,照此办理,便不会出错;说它复杂,是因为有了“套路”,也就失了新意,容易落入俗套。把大型会议报道做出彩,是一道需要不断更新答案的题目。小伙伴们,一起努力吧!


图片来源及作者:王恩博

编辑:孙翔


推荐阅读:

中国新闻奖初评作品公示,小心好作品因它“一票否决”!

为东北“带盐”的女记者获奖了,演讲视频首发!

数据里面有黄金!手把手教你挖“新闻富矿”

把气象新闻写成段子!美女记者手把手教你做“追风达人”

博鳌论坛又双叕来了,看这位女记者教你如何抢鲜与抢先

在内蒙古做新闻,除了“羊煤土气”,还能这样抓住大热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