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炜:“我希望听到中国知识分子的声音”

一枚园地7 2022-01-1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球是透明的 Author 苏炜





苏珊 · 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与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曾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4年12月28日,在纽约家中辞世。



小引


又到" 鼎鼎乾元日"。已经是17年前——2004年的岁末,曾被誉为"美国的良心"的著名作家和意见领袖苏珊·桑塔格在纽约骤逝,震撼华洋坊间学界。我于翌年元旦日为《南方周末》匆匆写成这篇回忆文字。

现在回头看去,苏珊·桑塔格对当时弥漫东欧和前苏联的"民族主义"的认识和批判,还是具有高度前瞻性的。她对中国议题的耿耿在念,更是令人感怀。虽是旧文重发,也是对这位远逝贤者的远念和缅怀吧。


           ——苏炜, 2022年元月7日



         “我希望听到中国知识者的声音”

——关于苏珊·桑塔格的一点弥足珍贵的记忆

作者:苏炜


苏珊·桑塔格骤然辞世的消息,带给我持久的震惊,却让自己一段沉睡已久、从未向人言及的记忆,蓦地苏醒了。


1992年4月9日至11日,由美国老牌知识分子杂志《党派评论》(Partisan Review)发起组织,在美国新泽西州立的罗格斯大学(Rutgers ), 召开过一个题为“中、东欧: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变”的大型研讨会。这个被当时《纽约时报》 称为“冷战结束后最重要的一次东、西方知识分子会议”,汇聚了当时东、西方(但不包括中国,见后述)文化思想界最重要的一批领袖人物。光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就来了三位——美国作家索尔·贝娄,俄国诗人布洛德斯基(Joseph Brodsky),波兰作家米勒兹(Czeslaw Milosz)。


来自前苏联、东德、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的知识分子代表,大都是一批创造和改写了本国历史的人物,比如有“波兰思想库”之称的亚当·米奇尼克(Adam Michnik)、匈牙利著名作家康纳德(George Konrad)等等。而整个会议上最为引人注目、也最触动我的“中国式感怀”的人物,正是——被誉为当今美国知识界“全才”和“良心”的——苏珊·桑塔格。


我和社科院外文所的朱红老师,当时有幸恭逢盛会。今天,翻出自己当年为海外报刊写下的题为《在原有的“意义世界”消解以后》的会议侧记,我惊讶于当时——在柏林墙倒塌不久的1990年代初年,东、西方知识领袖所关心、讨论的问题:比如,“柏林墙倒塌之后”对知识分子历史角色的再省思;人类在冷战结束后如何面对精神价值的重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与社会公平问题;关于“仇恨的教育”与人类的生存危机;“文学的死亡”与“诗性的重建”等等,都一一在十余年后今天的现实纷争与知识论说之中,呈现出他们的高度预见性与紧迫性。


其中最鲜活的一段,则是会议上围绕“民族主义”话题发生的激烈论争。面对前东欧的几位学者、作家提出的问题:在东欧,不管你喜不喜欢,民族主义已经成了取代共产主义的一股力量。但这股力量的背后所带来的可能是什么?


知识分子常常对此很迷惑。这时候,俄罗斯贵族的后裔、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孙女托尔斯塔娅抢先发言,以一种“文化优越论”表达出来的“大俄罗斯的傲慢”,公开宣称:如果硬要我在“民族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选择,那我宁可选择帝国主义,因为它的破坏性要少一些,它对创造文化有所贡献。


在托尔斯卡娅咄咄逼人的发言中,许多位东欧作家站起来,退出会场表示抗议,会场的气氛一时变得非常紧张和激烈,并且似乎一面倒的站在“民族主义”一边。我注意到,讲台上,作为这个议题引言人的苏珊·桑塔格,神情非常严肃,但一直没有发言,显然也沉入了深思之中。


她在第二天的发言中,出人意表地发表了她的批评性的看法:她批评了托尔斯塔娅的“帝国主义论”,但她并没有附和众议,而是提出了一个真理大于民族、文化大于族群的“国际主义”概念,指出:从前,东欧知识者反抗的声音,被认为代表价值,代表真理;但是如果今天把这种价值和真理简化为“民族主义”的话,那他们只能代表“部落的利益,部落的价值”,这样的民族主义价值反而是过渡性的,那种被讥为“没有根的国际主义”的价值,倒是站在历史一边的。


苏珊·桑塔格当时的看法,表述得清晰严谨,尖锐而不失中肯,一时令举座肃然。她的见解或许见仁见智,但给每一位与会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这样一个重要的东、西方知识分子聚会,尽管与“中、东欧”论题的限制有关,所有发言却把“中国”话题完全摒于整个论说之外,几乎没有一言一词论及,却让我这个非正式的与会者感到隐隐的不快。在开幕式结束的鸡尾酒会上,我和朱红老师都不期然地谈到这一点共同感受。


我们正说着话,忽然看见,苏珊·桑塔格举着酒杯,穿过人群向我们走来。


我们连忙迎上去,苏珊·桑塔格说:我猜你们是从中国大陆来的,特意想过来跟你们说说话。朱红也笑笑说:读了你的书很多年,我是专门冲着你的名字来参加这个会议的。


谈话气氛一下子变得融洽起来。我仔细打量一眼这位从1960年代以来就在美国与国际知识论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她面容端正清癯,两鬓微霜,说话吐字清晰快捷,穿着随意但经过刻意修饰,显出一种知识女性特有的品味与干练。我于是向她直言:为什么整个讨论把中国的议题排除在外?这样的论题——无论后冷战或者共产主义,离开中国论题,能谈得清楚么?


她严肃地点点头,说:确实,中国话题是不能被忽略的。我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她于是向我们仔细询问了中国大陆社会和文化知识界的近况,还笑着回忆道:当代中国对西方知识界最大的影响,是文化大革命。当然,那是作为历史事件发生的影响。当时西方的知识分子都关心在中国发生的变化,其实我们当时所知有限。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地了解中国,当然,我更希望听到中国知识者的声音,看到中国知识分子对世界的影响力……


这里记录下来的,只是凭借当时的会议侧记留下的记忆片断。记得当时,苏珊·桑塔格还特意与我们互留了姓名、电话,她希望能和“来自中国的朋友”时常保持联系。在闭幕酒会上,她又一次专门走过来跟我们打招呼,互道珍重。


她这种关心中国、对中国问题拳拳在念的恳切之心,后来反映在她一、两年后发表在《纽约时报书评》上的一篇关于中国问题的长篇评论《魏京生论》之中。我的一位耶鲁同事翻译了这篇评论,并发表在海外华文报刊上。我听说,日后苏珊·桑塔格造访耶鲁的时候,还对她没有机会见到此文的中文译者,一再表示遗憾。


苏珊·桑塔格在当今人类的知识星空中,像一颗最耀眼的彗星一般陨落了。我知道仅是2003、04两年,苏珊·桑塔格就有三本文集——《疾病的隐喻》、《反对阐释》、《重点所在》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至于她的那些涵盖宗教、哲学、政治以及小说、诗歌、戏剧、电影、摄影、绘画、舞蹈、音乐等等的精辟论述,对华文世界引发的影响,也许才刚刚开始。


上面想记录的,或许可以算是苏珊·桑塔格不大为外人所知的一点“中国情结”,以及作者个人的一段弥足珍贵的微末记忆吧。


(2005年元月1日急就于耶鲁澄斋)



Susan Sontag with baby. Photo by Annie Leibovitz




【作者简介】:苏炜, 旅美作家、批评家。1953年生于广州。文革中曾下乡海南岛农垦兵团十年(1968-1978)。1978年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著有:《磨坊的故事》、《渡口,又一个早晨》、《迷谷》(英文版:The Invisible Valley)等。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编辑:一枚)




关注一枚园地,共筑心灵家园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
一枚园地欢迎您来稿(来稿请确认未在其他公号发表)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微信号:anranyodai(请注明“投稿”)
进园地读者群请加微信:anranyodai
《一枚园地文集电子版》对接微信:657767929


点击阅读更多

于无声:愿西安长安 祝好人好运
胡发云:寒夜,让我们成为彼此的光

李大同:零星回忆,送行老徐
贺延光:悼念徐祝庆,一位大写的新闻报人
谢湘:老徐那些令我难忘的小事儿

关于新冠疫情十大过当防控问题及其质询
万岁这个词
南宫踏舞:小寒,谁能帮她度过难熬的夜?
黄德莹:我是新冠密接者
吟诗作赋:升一个调,成就了永远的三毛
于无声: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王凌云:童年记忆(3)
王凌云:童年记忆(2)
王凌云:童年记忆
一枚:悼念王凌云,一位伟大的母亲

南宫踏舞:一路向南,我心温暖
这样的礼物,这样的音乐,这样的诗,全世界谁不喜爱
我只有一把生锈的镰刀,只爱东风扬起的麦浪——李田田其人其诗
平安夜与湘西母腹中的胎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