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史宇鹏:中国人的戾气从哪里来?——基于公共资源的视角

史宇鹏 经济学家茶座 Teahouse 2021-02-02

作者简介:史宇鹏,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本文原载于《经济学家茶座》2016年第1期(总第71辑)。


一、中国人的戾气:总在争抢

作为生活在北京的人,每天上下班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我工作在三环里,但居住在五环外,虽然路程不是很远,但是怎么去学校确实令人发愁。坐地铁是最有保证的,但是高峰期光进站就要花5分钟,因为太多的人在排队进站;好不容易挤到车上,想找一个能够站着比较舒服的地方都很困难。车厢里人挤人、人挨人,虽然是冬天都可以挤的满头大汗,常常有人因为抢座或者因为过于拥挤而发生争吵、甚至打架。对此有疑问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曾经出品的一个节目,叫做《开往春天的地铁》,相信你会对北京地铁的拥挤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我常常想,每天这样的拥挤,把人的尊严都挤没了,工作还怎么提得起精神,还怎么指望有好脸色对待别人呢?

如果实在不想忍受地铁的拥挤,那就只有自己开车了。但是,北京地面交通的拥堵那可是出了名的。北京市交通委的数据显示,在实行了严格的限行限购政策的情况下,北京市的交通拥堵指数仍然保持在较高位置,2011年以来交通指数分别为4.8、5.2、5.5、5.5,即全年平均而言都处于拥堵状态,更不用提中心城区早高峰时段的拥堵,汽车行驶速度用龟速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由于车流量大,车辆行驶缓慢,于是有些司机着急上火,不停按喇叭、变换车道、甚至逆行,极易造成纠纷和事故。中国人的“着急”精神甚至走出来国门,成为了新的“国粹”,让老外都刮目相看。去年非常火爆的电影《泰囧》里有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那就是徐峥在泰国的出租车上因为堵车而烦躁不安,出租车司机看出了他的烦躁,问他是哪国人。他回答中国人,出租车司机马上来了一句“中国人最着急”。可见,着急与烦躁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集体的印记。

其实,让中国人着急上火的又岂只是交通呢?医院看病、小孩上学,哪样不是异常的艰难?就拿看病来说,稍微好点的医院,上午8点挂号看病,6点就得赶过去看病,排了一上午队,只为了和医生说上几分钟的话。这还是好的,我好几次去医院,着急跑过去之后,发现号已经挂完了,白白跑一趟。说多了都是泪啊。

在这种拥挤的情况下,大家都要你争我抢:挤上地铁,上班就不会迟到;挤不上去,就会因迟到而扣奖金、就可能会有“教学事故”;抢了别人的道,就能早点到医院挂上号,晚走一步,可能就会白跑一趟;不及早动手让小孩上各种各样的“占坑”班,孩子的教育可能就成了问题。可见,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晚了一步,就要喝西北风了。在这种“爱拼才会赢”的哲学统治一切的情况下,大家整天都在忙着和别人争抢,当然容易着急上火了。

 

二、戾气的来源:公共资源不足+分配规则不合理


其实,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资源稀缺是什么情况下都存在的,你争我抢是正常的社会现象,而且只有这样资源才能流向最能发挥它用处的地方,也才能实现经济效率。但是,既然人与人之间对鲜衣美食的争夺总是存在的,为什么只有目前才让我们觉得社会充满戾气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公共资源相对私人物品来说更加稀缺,导致对其争夺异常激烈,从而使得戾气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物质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绝大多数产品都已经从供不应求转向了供过于求,老百姓的吃穿住行等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挑选余地,大多数人决不会为了买吃的或者穿的去通宵排队或者争抢。但是,相对于市场提供产品的极大丰富而言,许多公共资源的提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在一些人口密度较高的大型城市更是如此。例如,从人均道路上说,我国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最新的《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2014年,我国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仍然只有14.87平方米和15.34平方米,处于较低的水平。从公路的密度上说,在世界众多经济大国中基本上也是倒数的:


12005-2011年各国公路密度
   
  国家
              年  份

2005
2008
2009
2011
法国
173
173
173
192
德国
181
180
180
180
英国
159
172
172
172
意大利
162
-
-
-
印度
120
129
125
143
日本
85
-
-
90
美国
68
68
67
67
中国
35
39
40
43
巴西
19
-
-
19
澳大利亚
-
11
11
11
俄罗斯联邦
5
6
6
6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国际统计年鉴》;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土地公路长度,单位为公里;中国只统计了大陆地区。

相对于各种可以选择的私人物品来说,由于公共资源是大家生活中都离不开的,因此,在较为稀缺的情况下,公众对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就会随之上升,进而就可能产生焦虑的情绪,从而客观上为戾气的出现、流行准备了条件。

其二,公共资源分配中存在的乱象导致戾气的流行成为了现实。

公共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导致它的分配就显得异常重要。在我国,大多数的公共资源是由政府部门提供的。从制度建设上看,我们对于公共道路、教育资源、公共卫生等公共资源是有一套严格的分配规则的。比如,对于如何使用公共道路,我们既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又有《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各地往往还根据本地情况制定了各种具体的实施办法——比如,北京就颁布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如果大家都能严格照章办事,那么我们的交通环境比现在要好多了。但是遗憾的是,相当多的细节法律是无法规定清楚的,执法起来也存在难度,导致一些违反公共资源分配规则的现象得不到处理。这种现象的日积月累,导致不少老百姓觉得遵守规则吃亏,“人善被人欺”,要想不吃亏,自然就要变得暴虐一些。比如,在今年5月份在成都市出现的男司机暴打女司机事件,就是这种情况的极端反映。在该事件中,成都一名男司机停车后把一女司机拉下车痛殴,女子被暴打至脑震荡并骨折,身上多处淤青。一开始,社会舆论一边倒地谴责男司机,对他口诛笔伐;但是当打人男子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后,大家发现女司机在被打之前连续变道,险些酿成事故,于是社会舆论迅速出现了分化,不少人转而谴责女司机,甚至还有人为男司机的打人行径叫好。打人是不对的,这是常识,为什么还有人为这种行为叫好呢?显然是因为随意变道等具有严重外部性的危险行为太多了,每个司机几乎都碰到过,但是没几个人为此受到过相应的惩罚,导致大家心里普遍窝着火,好不容易有一个人(女司机)被大家发现、公开了,所以就把怒火全转移到了她的身上,甚至为她的被打叫好,连“打人不对”这样的常识大家都顾不上了。这是很可怕的现象,这说明社会上存在的戾气有多深多重!一旦被发动起来,连一些最基础的社会规则都被抛到一边了。

可见,公共资源的不足为社会上戾气的流行准备了温床,而不健全的公共资源分配体系导致这种潜在变成了现实:本来公共资源的兴建与使用,应该是政府来代表全体人民进行建设、并维护其分配秩序,但是目前看起来做的还不够,于是大家就纷纷摩拳擦掌自己争抢了,戾气自然就高涨了。

 

三、戾气的解决:加大公共资源供给+健全合理分配规则


没有人愿意生活在充满戾气的社会里,因为在这种社会里没什么幸福感可言。那么,我们该如何减轻社会上存在的戾气,建设和谐健康的社会风气呢?我想,根据上面的分析,至少有以下两点是可以做的:

第一,加大公共资源的供给。古人说的好,仓廪实而知礼节。在公共资源过度稀缺的情况下,很难想象会出现大家一团和气的情况,更可能出现的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因此,必须要千方百计的扩大公共资源供给,这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政府无疑是公共资源供给的主要参与者,但是也应该充分发挥私人部门的作用,政府、市场两方面发力,能够更快地提升公共资源的供给数量和质量。

第二,要健全、并严格执行合理的分配规则。公共资源的分配涉及到我们社会上每个人的利益,因此,需要广泛地征集意见、群策群力,制定合理的分配规则。一旦这个规则制定下来了,还要认真执行,因为制定再好的规则,不能够认真执行的话,还是形同废纸。此外,除了法律、规章等正式的制度外,还需要提倡和弘扬道德、社会舆论等非正式制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因为法律虽然权威,但执行成本很高,而道德、舆论的成本较低,两者结合起来一起维护规则的权威性的话,效果会更好。


《经济学家茶座》87辑目录

王永钦:为什么中国人特别讲“关系”

朱恒鹏:疯狂的药价

陈宪:一个乡绅治理的故事

程亚文:中国还需过大关

孙涛:文化真是“种”出来的吗?——兼论稻麦文化差异的经济社会意蕴


《经济学家茶座》87辑在这里等您:

 https://item.jd.com/12998292.ht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