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丹韵词音 | 14 剑啸长虹

点击关注 ☞ 每日解读诗词 2021-02-28

大家好,最近很多粉丝说收不到每日解读诗词的推送,那是因为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了。

只要「星标」每日解读诗词,就能每天第一时间收到公众号推送的优质文章啦。






我们来看看岑参送封常清出师西征轮台西南播仙时候,写下的这首豪迈的送别诗。“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起笔的这种跌宕错落,它就不象律诗那种整齐的句子,给你的那种四平八稳,心境悠闲的格局。你会觉得边塞之上,一切都是跌宕的、突如其来的。起笔乐府歌行惯用的这种发问,君不见,哪里呢?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黄的沙漠一直连住了天边,天是昏黄的,大漠是昏黄的。“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三句一段,最不稳定。为什么叫四平八稳呢?为什么写骈文是骈四俪六呢?就是因为偶数都是稳当的。但是岑参写的这个诗,偏偏三句一段。轮台九月风夜吼,我们想想江南九月是什么样子?正是那样一种柔软的,丰收的,四周都是灿烂的季节。但是在轮台这个地方,九月已经吼吼的,初冬了。一川碎石大如斗,这句话说得太有意思了,碎石大如斗,觉得矛盾吗?这里如斗的石头在他们的眼中叫碎石。边塞诗为什么豪迈?边塞诗为什么有奇情?就是因为在这里一川大如斗的石头被他们叫做碎石。那你想问一问不碎的石头得多大呀,可能就是我们眼前的一块山包,人家可能看起来无非就是块石头。而这样的碎石为什么敢叫它碎呢?还有下一句,随风满地石乱走。真的是在地下这些石头哗哗地乱跑,那大如斗的石头像咱们眼前的小石子一样满地乱跑。说明风多大呀!这就证明了什么叫做“轮台九月风夜吼”,吼吼朔风,满地大石乱走,这一个时刻。“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又是三句,草黄马肥的时候,这个时候去出征了,也就是说,在对方最有战斗力的时候,大汉的将军,这个时候就代指大唐,迎上去了。


出征的过程是什么样子呢?“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又是三句,连将军都夜不能寐,他身上的铠甲都不敢脱下来。那你想人怎么才能睡着啊?咱们如果要真是去穿上那种铁衣的话,岑参自己的诗里也说“都护铁衣冷难著”。冻得呀透心凉。铁传导热量或者寒冷,多么敏感呀,人为什么不敢脱铁衣金甲呢?说明随时准备开战。深夜,急行军,大家拿着的兵戈在沉沉静夜中偶尔铛铛地碰在一起,半夜军行戈相拨。你想想那种动静,那种金戈相拨碰出来的响动,白天的风都已经那么冷了,深夜里面的寒风得多冷啊?这些英雄好汉也不得不说风头如刀面如割。北方写小说会有一个比喻,叫北风像小刀子一样吹在脸上。那一刀一刀割在脸上是什么感受?就这样还要向前走。人如此,再看战马,“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汗血宝马,一边奔跑着,蒸腾出来了热气,另一方面,天太寒了,刚刚蒸腾出来的热气一下子被冰雪闷住,寒气在马的身上冻出来了一个一个铜钱一样的痕迹。这么奇特的景象,我们想是想不出来的。人要有什么样的意志,在这样的地方,还能去征杀。这不仅是一种意志,这同时是一种信仰。边塞之上,那是信仰筑起的长城,所以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象,双方下战书,要写檄文。檄文写不了,为什么呢?“幕中草檄砚水凝”尽管将军在大帐里,这也算是室内了,但是那样的帐子能够隔寒吗?磨出墨来要写檄文写不了,因为墨汁刚刚磨出来就冻上了。这要多冷啊?我们看看现在就是户外,你泼一点水冻成冰,还需要点时间呢。就是一个蘸笔写檄文的时间都留不出来,砚水凝固。但是这一切,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以这样的英雄,以这样的气概,对方还用昨着打仗吗?气势一出,已然先败,所以等捷报吧。已经传来了胜利的喜讯。


范仲淹写下的《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这个时候风景和内地都是不一样的,你看看大雁南飞毫不犹豫,丝毫都不愿意留下。“四面边声连角起”,这个时候,角声突然扬起,展目看去,“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个闭字,你会看见那个城关肃穆掩住的大门,而千嶂落照,山川秋色,映着这样一座雄关。雄关里的人在干什么呢?“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这个时候,守着一杯浊酒,知道自己的心中也有百转千回,也想归乡。但没办法,燕然未勒,失地还没有收回来,归无计,回不去。又一次听见了音乐声,上半阕说的是四面的角声,下半阕说的是四面的羌笛。角声让人看见了悲壮雄关,它是豪迈的,而羌笛勾起了悠悠思情。“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被羌笛催白了头,征夫被羌笛催下了泪。当征夫能够幸存下来,熬成将军的时候,一代一代的戍边人,就在以这样的代价守住了家国。


再来说一个人,谁想起他,都首先会想起爱国二字,就是陆游。陆游也爱剑,但是他这一生,没有看见自己的大宋江山收复失地,反而日渐颓败。因为他已经走到了南宋的末年。他的剑能干什么呢?“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这两句诗读起来,我就会觉得很心惊,因为壮士想要去报国,国仇一直报不了,但是人已经老去。宝剑只能收在匣子里,你听见深夜人难以成寐的时候,宝剑犹自不甘,似乎也在铮铮作响。这是多么让人心惊的意象。所以我们都会想起来陆游《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先说自己年轻的时光,人年轻,秉着自己的青春意气,报国梦想,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过他的疏狂?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过他的放任?谁不觉得家国自诩,可以建功立业呢?哪知道世事如此艰难。用了自己一生的年华。中原北望气如山,那个时候是觉得我这么年轻,我的志向是如此辽阔,我还不能以身报国,去收复中原吗?但是年华就这样走远了,他去过一个一个抗金的前线。“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他在镇江的时候,镇江对岸,在扬州的南边是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在宝鸡西南的大散岭上,这两个地方相去多远啊?可是陆游一一地到过了。所以这两句说的是他的中年。从早年到中年,从原来的一腔意气到行遍千山,真正到晚年的时候,“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终于知道年华不敌江山老。自己垂垂老矣的时候,中原还是没有收复。想起了当年诸葛亮,“《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留下来这样一种忧伤吧,留下来这样一个大梦吧,还能如何呢?他年轻的时候有过多少梦想,在他那样一种壮气如山的时候,在他还不知道世事艰难的时候,他也曾经志在万里。所以他自己填词说“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当年我也曾经持着宝剑,只身策马跑遍那些个抗金的前线。陆游也不是一个普通书生,所以我们看一看艰难世事里面出现的这些伟大的诗人,词人,他们身后都曾经建功立业。辛弃疾如此,岳飞如此,陆游如此,我们今天会吟诵他们的辞章,但是他们的词中绝不吟风赏月,他们写的都是国恨家仇。这样一个匹马戍梁州的英雄,如今“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是浙江人,他当年也是在沈园里面写下“红酥手,黄縢酒”的人,这样一个江南文人,最后出去抗金的时候,身上也是穿着厚厚的貂裘的。而今,关河梦断何处?失地没有收复,再来看当年自己的征袍,尘暗旧貂裘。灰尘穿过岁月,当年的战袍已经暗淡了,暗淡的不仅仅有战袍,暗淡的还有梦想,那么,人已经垂垂老矣,山河大地又如何?“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这三句放在这里,深沉的无奈啊。胡人未灭,自己已自衰老,英雄不肯轻易弹泪,到伤心处又泪长流。他流泪,哭的是什么呢?这最后一句“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人还在此际,心已在远方,人想的是在天山上,建功立业,收复故国,但最终身老沧州,一无所获。所以陆游身后,他是去世二十四年,南宋,蒙古才联手灭了金。但是很快,他去世六十六年的时候,大宋被元所灭。陆游在他去世的当天,留下了他千古不朽的诗篇,就是他的《示儿》。一个人走过八十多年的岁月,想要跟自己儿孙交代的事得有多少啊,到最后奄奄一息的时候,要用尽全身心的力气托付的一定是最重的事情。所以这个时候,他以一首七绝说出了他平生心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我今天要走了,我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看重的一切都是成空的。对名,对利,对情,可以能都放下了,我唯有一点放不了,但不悲不见九州同,江山还是破碎了,但是我等不了了,我的年华实在等不到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里面的情思其实是文人心中最放不下的一种家国之忧,是他最为深沉的一个死结。


辛弃疾是一个有英雄梦想的人,所以他说过“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他宣称自己到死,他的心还是不会妥协,不会更改,铮铮如铁。他生命所有价值就在于试手补天裂,长天如果裂开,他也能像女娲一样把它补上。他是何等英雄自许,但是这个天他回得了吗?他补得成吗?所以他说“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他望断过多少长空,他手中需要长剑,但是长剑又能够于国于家有何补益呢?他的《破阵子》送给自己的好朋友陈亮,两个人诗词酬唱。“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在醉里挑灯看剑,困为深夜不寐,忽然想看宝剑,才会趁醉掌灯要看看剑。这句说得豪迈,这句说得无奈,如果宝剑白天有它建功立业的地方,何至于夜里去看?不就是因为一个一个的白天,它是闲置的吗?所以夜里去看了剑,还有不甘的梦。梦回吹角连营,梦中又听见了那铮铮的角声,要组织兵马了。想到当年,八百里,这是牛的名字,指那种健硕的牛。八百里分麾下炙,大家要去打仗了,把牛宰了,烤牛肉吃,大家都吃得饱饱的,壮壮实实的,再来听音乐是什么声音呢?五十弦翻塞外声,指瑟声,瑟声才是五十弦。你能够听见完全是跟连天的沙漠杀气连在一起的,此一时刻,沙场秋点兵。又是清秋节,边塞只有秋天最能够抓住它的气韵,只有在秋意沉沉中出兵,你才能够感觉到那样一种悲壮之气。春天那是思情袅袅的时候,秋天那是出兵征战的时候。所以人沐春风会思绪飞扬,人临秋云会思绪浩荡,真正出兵之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马,的卢马是宝马,飞快地,离弦宝箭一样就冲出去了。弓,刷的一声,如同惊雷一样,弦上犹自心惊,这是征杀。乘宝马,举飞箭,要杀入敌群。没有说结果,因为结果不让他自己满意,也不让江山满意。他们都收不回来失去的江山,但是他们会老去自己的年华。一路说来,如此豪迈,而最后笔锋陡然一转,“了却君王天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人把天下事可以做完了,名声可以建立了,此身已老,赢得的只有什么呢?面对苍苍白发,知道最终还有心愿不甘。


我们不能够展开去一首一首地跟着边塞诗,去揣度那些英雄梦想,那些侠客豪情,我们更没有办法了解,有多少人,春闺梦里人,都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但是我们知道有怨,有恨,但是豪情会战胜一切的,这其实就是文人心中不肯凋零的英雄大梦。这样的诗篇纵观下来,其中剑气一直没有停歇。文人那样一种琴心剑胆,一直浩荡千秋。从仗剑远游到边塞诗长,一路诗风不断,中国人那一点剑气,其实一直活在自己的血脉之中。在一个不持剑的时代里,如果剑气不死,那么这点剑气也许会化成风骨。这样的风骨流露出来,一个人眉宇之间,自会有一点昂扬,一个人的心境之中,自然会有一点边关的疏朗。所以我说真正的剑啸长虹,它落下的,是惊醒我们心中的侠客大梦。剑气长存,诗篇不老。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赞


丹韵词音 | 13  剑啸长虹

丹韵词音 | 12  登临况味

丹韵词音 | 11  登临况味

每一次【分享】,每一条【留言】,都是您对我的鼓励!




温馨提示:《每日解读诗词》推广的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