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经济新闻如何能“下笔如有神”?请收下这位女记者的Tips

李晓喻 庖丁解news 2022-03-17

Hello,我是李晓喻,是中新社经济部记者。


有道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写经济新闻也是这个理儿。时效历来是新闻的重中之重,新媒体时代尤其如此。能不能比别人更快一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篇稿子的“生死”。


写稿怎么才能又快又好?今儿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唠唠。


01

速度找到“突破口”


要想写得快,首先得想得快。尽快找到好角度,写稿才有突破口,便于“一招制胜”。


这事儿其实是有窍门的。

 

第一,看变化。

 

变化出新闻,这一点在解读重要会议、重大政策的时候特别好用。这些会议、政策的措辞绝对不是随便写写,而是经过字斟句酌的,体现了高层对相关问题的最新判断和决策。因此和之前的表述对比一下,往往能挖出不少猛料。


▲全国两会上,李晓喻在人民大会堂附近采访代表委员。

 

比如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行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这个“特别国债”是个有点历史(暴露年龄)的词,反正我和很多同龄人压根没听说过。特别国债究竟是什么?以前中国发行过吗?这一轮特别国债“特”在何处?


把这些问题讲清楚,就有了去年两会期间我们的一篇爆款《特别国债,“特”在何处?》


稿件链接:国是说事 | 特别国债,特在何处?


 

再如,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针对开放问题说了这么一句话:“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


这是官方第一次提出“制度型开放”这个词。啥叫制度型开放?为什么当前形势下中国要转向制度型开放?怎么才能做到制度型开放?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搞制度型开放会给其他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抓住这个新词做文章,稿子也就有了。


李晓喻在2020年进博会上。

 

除了引人注目的“新面孔”,有时候政策表述一个非常细微的变化也包含了极大信息量。

 

比如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谈到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用了这么一个词:稳慎。但以前对这个问题,官方说法一直是“稳步”。为什么现在要从“稳步”到“稳慎”?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规划纲要还提出,今后中国要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而以前的说法一直是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什么要提升?怎么提升?


从这些“一词之变”反映出的开放新思路角度写,稿子也会有可读性。

 

这种做法看似是最讨巧的,但想完全玩转其实也不那么简单。要对某个领域、某个话题有比较长期的积累,这样才能慢慢练出“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看出变化来。

 

第二,找“意外”。

 

其实就是要找出那些令人“万万没想到”的点。新媒体时代,抓住事件不同寻常之处做文章,有时候比四平八稳的稿子更受欢迎。


比如去年因为疫情,大家普遍对中国出口业绩比较悲观,结果没想到本土疫情刚刚控制住没多久,4月中国出口就爆了个大冷门,同比增速飙到了8.2%。记得刚看到数据时,我第一反应居然是:妈呀,数字前面少打印了一个负号吧……


这个时候不用多想,盯紧这个意外,解释好“中国出口为啥能这么牛”,就抓住了最大的新闻点。


稿件链接:全球第一!中国外贸为啥“牛气冲天”?



一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常规新闻,也能找出“意外”。


这些“意外”有时藏在报道对象身上。比如企业榜单类新闻,大家可能更多关注那些知名企业的名次变化,但深挖一下“黑马”也很有意思;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采访刘永好


有时藏在时间、时机里。比如中国表态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时机,其深意值得解读……

 

让记者拍案惊奇的,往往也是读者最想知道的。找到这个点,稿子很快就立起来了。

 

02

随时都能访“高人”


想得快只是“万里长征完成了第一步”,要速度出稿还须采访快,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联系请教到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就像学武功,有高人指点总能比别人进展更快一些。

 

这事儿功夫主要在平时,要一点一滴地积累。记得入社之初,部门领导就反反复复叮嘱我们,要有自己的专家库,有自己的专家库,有自己的专家库,重要的事情说三十遍都不嫌多。

 

▲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至于数量,那是越多越好,避免采访不到专家稿子没法写;专家越专业、越权威越好,分析问题清楚到位,一句话胜于你自己读十年书;关系越铁越好,最好是达到不管什么时候抄起电话都能采访的程度。在最短时间内联系到最合适的专家,这样写稿就稳了。

 

这几年,我们部门建了一个超级强大的专家库,不管什么领域什么问题都能第一时间从库里找到靠谱的专家采访。

 

靠着部门专家库和领导同事的加持,我自己也慢慢“攒”了一些非常nice的专家。他们在去机场的路上、健身房里、吃饭时都被我厚着脸皮“骚扰”过,当年中美经贸摩擦愈演愈烈,我们天天在北京过着美国时间昼夜不分时,还有一位专家半夜12点多接起我的电话回答了问题,感动ing……有他们,写稿瞬间轻松了很多。

 

至于怎么联系,互联网时代方法很多。国外学者一般在他们机构的网站上会有个人邮箱地址,发个英文邮件等个几天往往就能收到回复;国内就更好办了,除了找手机号微信号,发个微博问问有时也有意外收获。


▲全国两会期间在“委员通道”上提问

 

道路千万条,心态第一条:千万别不好意思,更别轻易放弃。只要事先做好功课,提的问题尽量专业一些,专家一般都还是很愿意聊聊的。再说,采访得多了,没准儿咱自己也成专家了呢。

 

这两步搞定,一篇稿子基本就完成了80%。剩下的,就是克服拖延症,开足马力心无旁骛把稿子写完了。


▲李晓喻工作照 


当然,速度不是写稿的唯一,准确、客观等要素也片刻不能忘。不过在其他同行还埋头写稿时,你已经成功搞定所有工作,不是很有成就感吗?


作者:李晓喻

编辑:吴丹凤

实习编辑:彭辉


推荐阅读:
“女神”到“女汉子”:摄影记者的进阶之路
斩获中国新闻界最高奖,他还是闻一多的外孙……
五个“小板凳”让她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
“国家乡村振兴局”将满月,这些机构名称写错重罚!
两会时评如何有料又轻巧,这里有三个技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