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有理由不冲在一线,因为我是媒体人!”

小牛工作室 庖丁解news 2022-03-17

编者按

编者按:

每当重大突发灾难事件来临,与救援官兵一起逆行的,永远有新闻记者。


针对河南遭遇极端降雨天气,中新社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抽调总社视频、网络、摄影、新闻周刊以及湖北、江西、山西分社记者陆续前往增援,与河南分社的采编力量一起,组建成了20多人的前方报道组,展开抗洪救灾报道。


“没有理由不冲在一线,因为我是媒体人”

中新社河南分社记者 李贵刚

7月20日,持续多日的降雨开始猛烈发威。天像破了一样,暴雨倾盆,很快让郑州这座千万人口的内陆城市变成“湖泽”,更让这座一向缺水的北方城市里的人们措手不及。


昔日繁忙的都市漆黑一片,车水马龙的道路只有救援车辆穿行,下班的人们蹚水返家,有的被堵途中,有的归途成了末路。


李贵刚在郑州城区冒雨采访


这场暴雨有太多太多的意想不到。


人们想不到缺水的北方还能遭遇如此强降雨;人们想不到郑州、登封、新密、荥阳、巩义五站日降水量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人们想不到郑州降雨量“一天时间里下了一年的雨”;人们想不到熟悉的京广路隧道和郑州地铁五号线夺走了那么多人的生命……


当然让人没有想到的地方太多太多了,从一开始就准备不足,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灾情考虑得严重些再严重些,凡此种种也给我这个新闻老兵一个警醒,所有的意想不到皆为新闻。同时,也告诫我们,作为媒体人要在灾难发生前快速提升研判能力。

 

21日一大早,我用矿泉水抹一把脸出门采访,此时郑州所有公共交通全部停运,路上行人稀少。我骑着共享单车涉水而行,有的地方水深齐小腿、有地方水深没过膝盖,艰难骑行1个多小时后,抵达郑州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附近一处涵洞,水深齐腰,无人敢过。


但是一想起,5号线不能没有中新社的声音。我决定冒险一试,附近商户老板还曾指着远处一倒地的电线杆劝我说,小心水中有电、有坑。


经过观察一段时间后,我断定安全后顺着涵洞边,自行车在前,人在后,步行100多米,顺利涉过深水,而后很多人看到我安全涉水后,纷纷效仿。


返回路上,我又采访了几家受灾商户,成稿《直击郑州汛情:雨势暂缓,城市正慢慢恢复》。

 

李贵刚在富士康厂区采访


在郑州罕见特大暴雨发生后,有人形容各色消息犹如郑州的洪水一样“四处泛滥”。在谣言四起和信息纷杂时刻,如何加以甄别、辨识显得尤为重要。


汛情发生后,有网传“郑州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战备状态”的;有网传“郑州海洋馆的鲨鱼跑出来了”的;有网传“郑州动物园的鳄鱼跑出来了”的;还有网传“郑州常庄水库爆破决堤”的等,最后经核实均为不实消息。


针对上述纷杂信息,我和同事均坚持“多打一个电话不嫌多,多问一嘴不嫌少”的工作态度,积极向多部门、单位核实遇难人数、转移人数、降雨量以及参与救援的人数等稿件核心数据。


除了核实,我更多的是用抵达现场来证实、来回应。汛情发生后,没有水我们接雨水,没有电我们到处蹭电,没有网我们跑到楼顶,我和我的同事一道克服断电、断网、断水、断路等重重困难,冲在一线采访。


李贵刚在五星水库抢险救援现场采访


在抵达五星水库现场时,我和同事绕过数处坍塌、冲毁和淹没的道路,历经两个小时才赶到现场,平时只需40分钟。


在现场,我曾一度不明白很多武警官兵为何赤身上阵,为何身上涂满白色?曾一度不明白五星水库水位并不高,为何如此大费周章?


经过采访得知,武警官兵们连续作战穿着湿衣服捂出了痱子,只能光身涂抹炉甘石和痱子粉,暂时缓解疼痛。


针对外界关注的灾情对文物古迹、对重要产业的影响,我积极联系河南省文物局局长和富士康等相关部门,先后发出《河南文物局局长为什么哭了?》《实探郑州富士康:智能手机产区生产如常》等稿件及时回应关切。


整个汛情报道期间,我几乎每天把女儿放在家中啃面包喝牛奶,全力投入抗洪救灾报道中,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由于连续作战,一度三四天休息不足3小时,眼睛睁不开时,曾调侃想用牙签撑开。


我内心深知,我是受灾民众更是一名媒体人。在灾难降临时,向外界展示、报道、传递真实的、准确的、详实的汛情,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没有理由退缩,没有理由不冲在一线。


汛情刚去,疫情又袭,我们依旧在路上。

 


“他讲述的每一个细节,至今记忆犹新”

中新社河南分社记者 阚力

 

7月20日晚8点,中新社河南分社大楼断电断水,分社的同事们转战到隔壁中国银行,在银行的会议室奋战一夜。


一夜间,汛情消息铺天盖地。在众多消息中,备受关注的是郑州地铁5号线的受灾和救援情况。


阚力在新乡107国道受灾严重路段采访


凌晨3点多,网上出现“河南罕见暴雨致12人死亡”的消息。随后,同事们分别核实后,由我执笔的12人死亡的消息发出。


第二天下午,我约访了地铁5号线亲历者张雷。通话断断续续,采访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张雷向我还原了前一晚地铁5号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张雷向我讲述的每一个细节,至今记忆犹新。


7月20日下午,持续涨水的郑州街头


据张雷讲述,那天下午地铁列车停车后,车厢开始不断进水。身高一米八七,体重二百多斤的张雷看着水一点点从脚踝淹到胸口,他和车厢里的十几个男同胞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他们扒开车门,爬到地铁隧道壁中间偏上的位置,顶着齐胸的水流艰难前行。


过程中,有耗尽力气的同行者失手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张雷听见隧道里刺耳的回声“救我”,“我的力气也快耗尽了,自保都很难,很想救他,但真的无能为力。”


电话那端,张雷的声音有些变化,我也不再问下去。跟他闲聊了一些其他细节,我了解到,他在自救过程中,结交了“忘年交”。


在扒开车门自救时,他和一个60多岁的老人、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组成“突围”小分队,成功自救后三人相约灾后相聚。


最终,我将张雷在地铁里结下“忘年交”的故事和在地铁5号线逆行救人者张冰阳的故事融合在一起成稿。

 

在新乡卫河附近的受灾严重区域,阚力搭乘铲车涉水采访


25日上午,根据安排,我和江西分社的姜涛赶赴新乡,替换已在那里奋战多日的同事。


在路上,一处加油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在接近膝盖的积水中,加油站工作人员自筑了一圈堤坝,将水挡在坝外。十多名工作人员则坐在坝内坚守着阵地。我对加油站负责人及一些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得知他们已经坚守了三天。


在新乡采访被水围困的加油站“孤岛”


从郑州到新乡,再到郑州。我们暂时结束了受灾现场的采访,但汛情的报道还在继续,受灾地区恢复尚需时日。


回想7天不长,但经历不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中,要戒骄戒躁稳得住。重大突发事件中,各种消息真真假假,鱼龙混杂,信息核实难度极大,准确是报道的核心。

 

 

“没有哪个城市比武汉更能感同身受”

中新社湖北分社记者 张芹 邹浩

 

7月20日下午,河南暴雨的消息冲上热搜,打开朋友圈和各种新闻App,暴雨的信息扑面而来:市民被困、医生打着手电进行抢救、地铁进水……


面对突如其来的极端暴雨,或许没有哪个城市,比武汉更能感同身受。

 

湖北分社派我和摄像记者邹浩、摄影记者张畅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孙家军于7月21日紧急北上驰援河南。6天的时间,行程2000余公里。


张芹 张畅在被洪水淹没的村庄内采访


当郑州暴雨影响趋于缓和后,临近的新乡和鹤壁成为新一轮灾情焦点。我和同事驱车前往安阳、鹤壁等地。路况不明、网络不畅成为采访中最大的阻碍。


浚县是位于河南北部的一座小城。浚县卫河河堤决口后,周边大量农田、农舍被淹,威胁着成千上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张芹 邹浩在河南浚县卫河决口处进行现场直播


抵达核心现场,眼前的景象再次让我们不寒而栗:原本成片的玉米地和宽阔的道路,变成了黄色的水面,近40米的决口处,洪水汹涌而下,脚下的土堤因长时间雨水浸泡松软、泥泞。采访进行中,对岸的堤坝不时发生坍塌……


最艰难的采访发生在25日至26日凌晨,通联得知当晚卫河决口有望合龙,报道小组连夜前往。


没想到白天才走过的一条县道,彼时已被洪水淹没。沿途有老乡打着手电提醒过往车辆不要继续前行,前方最深处水深有一人高。


张芹 邹浩在被洪水淹没的村庄内出镜介绍现场情况


权衡再三后,我们决定另外找路前往。10多公里的距离,我们驱车近3个小时,在断电、完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摸索着沿一条河堤绕行到达决口现场,连夜直击决口封堵,发出《河南浚县卫河抢险决战夜:灯火通明战激流》等文、图、视频稿件,直击抢险一线。


得知鹤壁启动多个蓄滞洪区,大批民众紧急转移。我们一边联系当地政府部门,锁定民众临时安置点,一边前往分洪区。行驶在陌生的县道上,时断时续的手机信号和导航,让我们一度与外界失联。


途经一条被洪水淹没的道路,由于无法判断积水深度车辆是否能通行,一路上既是摄影记者又是“领航员”的张畅自告奋勇,下车探路!


抵达小河镇西王渡村时,入村的道路已泡在洪水中。尽管驾驶的车辆底盘较高,也无法通过。


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我们站在一辆挖掘机上,成功进入村庄。在村庄内涉水行走的途中,我们见到了村子里最后一批“留守者”,几位青壮劳力,他们的任务是守家护堤直到最后一刻。


从他们的口中,我们得知了村民撤离时间、洪水进村时间及周边地理位置等重要信息。


中新社记者一行乘坐农用挖机前往被洪水淹没的村庄


一个小时的采访、拍摄,眼看着村里的水位直线上升。之前接受我们采访的留守村民扯着嗓子朝我们喊“快走,水上来了!”此时,进村口原本没过脚踝的水已经到达膝盖位置,最深处齐腰。


大家收拾好采访设备,准备蹚水撤离,幸运的是,一辆转运物资的拖拉机停靠在我们身边,招呼大家赶紧上车,方才顺利脱险。


中新社湖北分社办公室孙家军在卫河决口现场采访间隙吃上连日来第一口热饭


顾不上更换打湿的鞋袜,大家坐在车里整理素材、撰写稿件,《直击河南蓄滞洪区:民众安全转移 水漫农田直逼村庄》系列文、图、航拍、视频稿件成为众多媒体中率先聚焦河南蓄滞洪区现状的直击稿件。


 从河南返回武汉已经三天,朋友圈里依然经常出现“安阳”“鹤壁”“浚县”等字眼。我问同事,再接到紧急任务还去吗?他指着手边的应急包说,“去,马上就能出发!”

 


“不是第一次汛情报道,却是印象最深的一次”

中新社摄影部记者 崔楠

 

2021年7月21日,我随北京蓝天救援队启程,从北京出发,奔赴河南汛情报道一线。


或许7月的第21天时常与水有关。

2012年的这一天,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在北京泡了一晚。

2020年的这一天,我启程奔赴安徽抗洪一线。

 

7月25日,河南新乡小朱庄,中新社摄影部记者崔楠在齐腰深的水中进行图片报道工作,孙湛摄


这不是我第一次汛情图片报道工作,但这却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我看到巩义市米河镇被山洪冲毁的桥梁;G107国道上拼尽全力转移自家牲畜的村民;卫辉市一酒店里还没来得及举行婚礼的宴会厅里住满了转移民众……


我也看到,一名交警向赶赴巩义市米河镇救灾的北京蓝天救援队车辆敬礼;一位司机,不计成本地开着自己的重型卡车帮助民众通过积水道路;在新乡小朱庄,来自不同地方的救援队员们,将被齐腰深洪水围困的敬老院老人安全转移后,拉起手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那些质朴的新乡人民,在高速出口,顺着我们忘记关闭的车窗投进各种食物和饮料时的热情……


7月22日,河南巩义,正在奔赴米河镇灾区一线的北京蓝天救援队队员与当地交警相互敬礼,以表敬意


前往米河镇的路上,时不时就会看到洪水掠过的痕迹,路两旁的民众在看到蓝天救援队时,都会下意识拿出手机记录下车队经过的画面。


“前方有交警向车队敬礼,请后车注意回礼”,车载电台里传出了北京蓝天救援队总指挥的声音。我第一时间拿起相机,将身子一部分探出窗外,拍下了敬礼的瞬间。而当我放大照片,看到这名交警的丝丝愁容之中坚定的眼神时,我把相机放到了一边,扬起了头,鼻子一阵酸楚。


7月26日,河南省卫辉市,部分受灾民众在卫辉市中源阳光国际酒店休息


汛情突如其来,一场原本计划举行的婚礼也随之推迟。原本的婚礼仪式现场,成为了受灾民众的一处庇护所,人们在这里休息、等待与张望,一对母子正在收拾被褥准备离开酒店前往附近村镇投靠亲友。


“儿啊,把那边的东西拣一拣,别给人家这屋子弄脏了,人兴许还用哩。”


7月23日,河南省新乡市卫辉市部分受到汛情影响的民众乘卡车转移


起初发现这辆卡车的时候,我只看到车顶坐着的几位百姓,但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将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我走近卡车,司机探出头来:“你要不要上来,我们这里面还有好多人呢!”


而当我爬上卡车,我被眼前车斗中的人们所震撼,说不出一句话,只是下意识地反复按下快门,而他们反倒对眼前出现我这样一个一手握着相机,一手扒着栏杆的“怪人”有些许的好奇。


7月25日,河南新乡小朱庄,来自五湖四海的救援人员,在完成解救转移被洪水围困老人的任务后,拉起手齐声高唱《团结就是力量》


“记者同志,我们阶段性完成了救援任务,可不可以请你帮我们记录一下互动的瞬间?” 一位在现场参与救援的指挥员问道。


“当然可以!”


“团结就是力量……”,我听到歌声,习惯性地拿起相机,几秒钟后,我又拿起来手机。此情此景,画面与旋律,都值得被人铭记。


歌声结束,我瞬间被人群包围。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视频和图片给我们,我们想以此激励更多的人!”


而后,扫描添加好友成功的“嘭嘭”声持续许久,我的通讯录里,不一会儿就多出了几十位新朋友。


灾难无情,人民有爱!

 


“河南人民坚韧、感恩让我们积蓄力量”

徐朋朋 中新社视频部记者

 

7月22日,我们到达郑州后的第二天,位于郑州市中牟县的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严重内涝,成为一座孤岛,数千名患者与医护人员被困,重症患者面临生命危险。


解困“孤岛” 郑州阜外华中医院现场救援记


当天,多支军队、多地消防救援力量齐聚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担负起医院被困人员的转运任务。而这次转运过程也成为当天公众关注的焦点。


暴雨后的郑州被积水割裂成了无数个小岛,我们前往现场过程中,最初乘坐的车辆被一处隧道2米深的积水困在郑州出城路,最终通过对接联勤保障部队抵达了医院外围,再通过乘坐武警部队冲锋舟进到了医院救援现场。


徐朋朋在新乡市共产主义渠堤坝溃口处采访


这一路周折,恰也说明了当地灾情严重与救援形势危急。


阜外华中医院的转运现场,我们拍摄到了医院医护人员的坚守,军队官兵、消防人员的奉献,同时也记录下当地民众的感恩。


医院的一位保安大爷在脱困后被转移至畅通路面时,不停地向两侧的军队官兵、消防人员招手致谢,而当时的他早已热泪盈眶。


7月25日,新乡市小朱庄村香山颐养院的八位老人急需转运医院接受治疗。转运现场,负责协调小朱庄村、鲁堡村等附近几个村庄人员转运工作的共产主义大桥总指挥刘海军连续工作了五天。


徐朋朋 在新乡市小朱庄村香山颐养院积水中拍摄


记者们在前往养老院采访的路上,首先注意到了刘海军已经溃烂的脚。因连续多日在雨水中浸泡,他脚上的皮肤已多处浮肿溃烂。聊到脚溃烂给他带来的疼痛时,这位退役军人用已经干哑的嗓子说了一句“只要能救人,这辈子都值!”就在那瞬间,自己同周围的人眼眶大多湿润了。


▲河南新乡这位前线救援指挥的脚让人心疼


到达养老院时,院子最深处的积水已经没过了人们的腰。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养老院院长魏轩一直承担着照顾所有受困老人的重任。


徐朋朋 在新乡市卫辉县一处安置点采访受灾民众


暴雨后,魏轩说自己的心一直是悬着的。最开始他几度游出养老院观察外界情况,并及时将院内老人往高楼层进行了转移。介绍养老院情况及暴雨发生后的应对措施时,他条理清晰、语速沉稳。


而最后说到当天各界前来救援的感受时,这位36岁的男人瞬间“破防”,泣不成声。“人家不远几千里来帮助我们……”在承受了多天的巨大压力后,这位一院之长那一瞬间有了情感倾泻的出口。


记者亲历河南一养老院转运全程 院长掩面落泪


在河南参加报道的一周里,我一直对以上三个落泪的动情场景记忆深刻。从被救的民众到参与施救的当地救援力量,河南人民用他们的坚韧、感恩,让我们积蓄起了力量。

 


“支援家乡,义不容辞”

姜涛 中新社江西分社记者

 

家乡遭遇这么大水灾记忆中还是第一次,作为一名河南籍记者,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在工作群中回复:“支援家乡,义不容辞……”


25日下午,我与另一名同事驱车前往新乡前线,在经过牧野区107国道时,发现前方有许多调头的物资车辆,我们驾驶越野车谨慎涉水前进,直到无法深入,接下来就该我们随身携带的无人机出场,起飞后拍摄当地被淹全貌,第一时间传回城区被淹实况素材及救援车辆在积水中穿行忙碌的场面。


姜涛航拍被淹严重的卫辉城区


当获悉,城区某处,民众自救筑起一道堤坝抵御洪水时,我们根据相关信息搜索目的地立马前往,因为在此情况下的民众自救显得尤为可贵,也可传递信心。


民众自发筑起的堤坝


因为道路受阻及交通管制,车辆无法抵达,我们只能停车在最近处步行前往,既拍摄采访到了民众自救筑坝的场面,还坐上义务帮助民众出行的大型铲车,深入被淹严重的社区,采访拍摄受灾民众被迫离家、水位回落返家,断水断电下生活的相关场景,发出《特写:新乡人的"回家之路"》一稿。


姜涛跟随铲车深入被淹社区途中


突发洪灾面前,及时救援非常关键,转移安置也是一大考验。摄影同事崔楠关注到的一张照片,同时吸引了我们所有人的注意,一张临时集中受灾民众的卫辉星级酒店宴会厅内,豪华喜庆的环境布置与在这里打地铺的民众表情,形成反差强烈的视觉冲击。我们四人当即商定前往这里探访。


进入酒店和宴会厅,曾在江西抗洪期间多次探访安置点的我,还是被环境与场面的巨大反差所震撼。原来,该酒店并不是政府指定的安置点,而是暴雨伊始自发义务收留家园被淹的民众。


姜涛与同事阚力驱车深入积水严重的牧野区107国道


听着熟悉的乡音,哭诉着灾难来临时的场景,心有余悸之余,更多的是被子弟兵及时救出的感动,以及面对重大损失时的朴实祈愿,随后我及前方团队发出《河南受灾民众:平平安安就好》文字稿及相关图片、视频稿件。


返回途中,新乡人民在高速口等路段向大家分发水果、饮料等,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前来驰援的救援人员或爱心人士的感激,场面令人动容。


随着灾情的稳定及转入灾后恢复重建阶段,我们也要回到各自的岗位,祈愿那些在此次洪灾中受灾的民众振作起来,早日重建家园。

 

 

“作为记者,记录,便是最好的方式”

中新网融媒体中心记者 郎朗

 

“妞妞,爸爸还想再接你回家。”


那位“雨衣爸爸”在郑州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等待的身影,是我在河南采访中最难忘的画面。而我听到的最多的声音,就是河南当地人说的“谢谢”。


7月26日,“雨衣爸爸”在沙口路站守候 


阜外华中心血管医院被转移出去的老大爷泪眼婆娑,一边说着“谢谢”,一边对救援队敬礼;跟随军队前往洪水现场的路上,常常遇到想尽办法“投喂”战士的市民们,“谢谢你们来救我们!”


甚至,在看到我们发出的有关武警战士因为长时间泡在水中后背起大片湿疹的消息后,有当地群众纷纷在微博后台留言,要去给战士们送药。


在新乡市G107国道处采访时已是深夜,家园完全被洪水淹没的卫辉人把情绪放在一边,不管男女老少,全都上阵填沙袋,“现在受灾的地方这么多,我们不能一直等着被救,得自己行动起来。”他们说。


7月23日,新乡G107国道附近的居民们在填沙袋抗洪


采访救援5号线的消防员时,他说他看到车厢里,男人让着女人,青年让着老人和孩子,虽然自己已身陷险境,但大家都还是让更弱者先离开。


这场暴雨中,我们见证了一个个凡人英雄挺身而出:经历过北京721隧道被淹事故的侯文超,在郑州京广隧道被淹前10分钟挨个敲车窗,救出400人;同样是被困在京广隧道,退役特种兵杨俊魁在已经逃出隧道后,又折返几次,救出五名路人;为救困在洪水中央的老人和孩子,陌生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到,一只红色的塑料桶,成了最坚实的“生命之舟”……


7月22日,记者一行正准备乘船前往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采访


在这场灾难里,有人失去了家人、失去了半生基业,满目疮痍。我们固然需要重振信心进行灾后重建,但在这之前,请给悲伤一点时间。


而作为记者,我相信,记录,便是最好的方式。



作者:李贵刚 阚力 张芹 邹浩 
崔楠 徐朋朋 姜涛 郎朗
编辑:魏园
本文图片、视频均为作者提供,请勿私自转载

推荐阅读:

速览!河南特大暴雨后续报道指南

秘籍收好!史上最特殊奥运这样报道!!!

又被退稿?缺少细节!

道歉走心才有用!南京“致歉信”何以引发“次生灾害”?

地方新闻怎样“卡C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